前陣子,一部由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與迪士尼共同出品的動畫片開始上映,不過半個月就票房過億,更是超過《沙丘2》,登頂2024年電影票房榜首。
這部動畫片深得很多小觀眾的喜愛,特別適合家長帶孩子一起走進電影院去觀看。它就是《頭腦特工隊2》。
可以說,這部《頭腦特工隊2》的成功,離不開前作的影響。
《頭腦特工隊1》上映于2015年,動畫片以天馬行空的想象,將我們的情緒賦予生命,用擬人化和卡通化的形象,生動演繹了人腦的運作機理,一經上映,就得到了廣泛好評,獲得了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片獎。
如果你已經在電影院看過《頭腦特工隊2》,那你千萬不要錯過它的前作。
1.當情緒擬人化
動畫片的主角們是五個情緒小人兒,分別叫樂樂、憂憂、怕怕、厭厭和怒怒,他們住在一個叫萊莉的小女孩頭腦里。
樂樂是一個渾身散發著金黃色的光芒的黃色小人兒,總是充滿著活力和干勁兒;憂憂剛好相反,她是一個眼淚形狀的藍色小人兒,總是郁郁寡歡,好像隨時都要癱倒在地上哭起來;
怕怕是紫色的,凸著兩只大大的眼睛,擅長保證萊莉的安全,遇到危險的事情,他就會提醒萊莉小心;
厭厭則是一個打扮精致的綠色小人兒,她掌管著萊莉的喜好和厭惡,主要保護萊莉不受生理或者社交上的毒害。因為有厭厭的存在,萊莉小朋友拒絕吃看起來奇怪的西蘭花;
最后還有怒怒,方方正正,磚頭形狀,火紅火紅的,遇到不公平的事,他會第一個滿頭冒火地沖出來,為萊莉鳴不平。
可以說,為了萊莉更好地適應這個世界,這支情緒小隊一直各司其職、努力工作。具體來說,他們通過中央控制室臺,來控制萊莉的思維。
這個中央控制臺,其實代表了我們從嬰兒時期逐步具備的感知、情緒和意識。嬰兒時期的控制臺最簡單,只有一兩個按鈕。
隨著年齡的增長,中央控制臺也逐步升級,變得像飛機駕駛室那么復雜,這也意味著萊莉處理信息的水平在不斷提升。
在不同情緒的影響下,萊莉的生活瞬間會被記錄下來,生成顏色各異的記憶小球,這些記憶球就是我們所說的生命中發生過的一切或喜或憂的記憶片段。
其中一些重要記憶會變成核心記憶,它記錄萊莉著生命中的重要時刻,比如萊莉兩歲半的時候,和父母玩冰球時的第一次進球得分。
這些核心記憶比普通的記憶小球更加閃亮,它們能夠生成代表萊莉個性的小島,并通過光纜為這些島嶼源源不斷地輸送能量。
現在萊莉已經生成了五個島嶼,分別是代表著對家庭珍視的家庭島,重視友誼的友誼島,代表著愛好的冰球島,表示愛搞怪的淘氣島,以及代表誠實品格的誠實島。
這些島嶼塑造了萊莉的性格,他們就像是迷你小公園一樣,佇立在大腦總部周圍,情緒小人們特別喜歡從窗戶看著一座座小島亮起。
就這樣,萊莉在明尼蘇達州度過了快樂的童年,而樂樂一直是萊莉大腦的主導,算是這個“特工隊”的隊長。
每一天結束時,樂樂都會確保滾過情緒總部的記憶球大多都是金色的快樂記憶,她認為萊莉會一直快樂地生活下去。但是,在萊莉11歲的時候,她的父母做了一項重要的決定——搬家。
這個突然的變動,讓萊莉一下子無法適應新生活,頭腦里的情緒小人也隨之失控。萊莉將如何重新調整自己的心態?頭腦特工隊能不能拯救萊莉的情緒暴走?
具體故事情節,路sir就不再劇透。
2.做好情緒管理
《頭腦特工隊》這部電影之所以這么受歡迎,我想是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來觀察和覺知我們的情緒。
我們從小就被告知,所有情緒都要劃分為兩類,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
出于人類趨利避害的本能,我們會天然地厭惡消極,追求積極,從而導致了災難性的后果,讓我們本能地厭惡低潮期的自己,甚至殘忍地逼迫自己,要在低落的時候強行反人類的振奮。
電影里萊莉面對新的環境時,她覺得自己應該是積極的、快樂的,因此,當她感覺到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的時候,當她回憶過去、控制不住傷心時,她開始否定自己,認為自己“不應該這樣”,她陷入了自責與內疚。
她不想要憂傷的情緒,于是麻木自己,讓自己失去對情緒的感知,乃至失去了對生活的熱情。
在我們情緒低落的時候,其實不需要強迫自己趕快振作和開心起來,要允許自己悲傷、允許自己哭泣,正如憂憂在電影中的臺詞所說:“哭泣能幫助我慢下來,不被生活的逆境所壓垮。”
只要好好地和腦中悲傷的想法對話,停下來反思當下的處境,讓眼淚為負面情緒找到出口,我們的心靈就會慢慢被治愈,從而重新獲得力量。
事實上,情緒也沒有好壞對錯之分,更沒有積極消極之別,每種情緒都是有意義的,除快樂和悲傷以外,其余的情緒也都有自己的價值。
恐懼可以讓我們做事更加謹慎,厭惡讓我們更知道自己喜歡什么,憤怒可以讓我們明確自己的底線,從而更好地保護自己。
而每種情緒背后都藏著一個人真實的渴望和欲求,真正的強大不是對抗,而是允許發生,允許憂傷、低落,允許自己遺憾、焦慮、迷茫。當你允許和接受這一切后,才能逐漸冷靜地看清自己的內心和整個世界。
另外,還想跟家長朋友們說幾句,在日常生活中,尤其在面臨家庭變故、成長的關鍵節點的時候,要格外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
不要一味地鼓勵孩子要勇敢、樂觀、堅強、振作,而是要引導孩子正視各種情緒,自覺去覺知、應對自己的情緒,幫助孩子平穩度過情緒動蕩期。
特約撰稿人:平黎黎
編輯:莉莉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