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出手,“為國生娃”的好消息來了!
原創 李萬卿
三中全會,總是有好消息!
中央出手,目標直指生育難題。
咋做?
降成本,提福利,讓每個“為國生娃”的家庭和個人都得到實惠,讓每個娃兒都是幸福的起點。
先看新聞,了解政策。
7月21日,新華社受權全文播發《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下稱《決定》),明確完善生育休假制度、建立生育補貼制度。
歸納起來,有5個方面引人矚目:
1,完善生育休假制度。
2,建立生育補貼制度。
3,加大個人所得稅抵扣力度。
4,加強普惠育幼服務體系建設,支持用人單位辦托、社區嵌入式托育、家庭托育點等多種模式發展。
5,把握人口流動客觀規律,推動相關公共服務隨人走,促進城鄉、區域人口合理集聚、有序流動。
并且,要“健全覆蓋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務體系”。
就是說,不管你是貧窮或者富有、是黨員干部或者普通公民,只要“為國生娃”,一視同仁地享受這些實惠。
“教育”“醫療”“房價”“就業”“收入”“沒時間”......等等等等,中央都考慮到了。
先說“完善生育休假制度”,應該是要嚴格落實產假、哺乳假,有條件的地方還能試點父母育兒假,而且要健全假期用工成本分擔機制。
這意味著啥?
意味著,寶媽寶爸們能有更多時間陪孩子、照顧孩子,孩子能得到更好的關愛和教育。
再看“建立生育補貼制度”,通過轉移支付給產假假期收入補貼、家庭稅收減免、育兒補貼、住房補貼,雙胞胎、多胞胎家庭還有政策優惠。
“加大個人所得稅抵扣力度”,更好。
你生娃,可“抵個稅”;員工生娃,可以用稅收減免和補貼給用人單位減輕負擔。
“公共服務隨人走”,意味著包括幼兒園,甚至中小學都會跟著孩子走,而不是戶籍。
除了生育補貼,中央還明確將探索擴大免費教育的范圍。今后,會不會把幼兒園教育或者高中教育都納入免費教育范疇?值得期待。
下一步,預計是各地將會出臺“因地制宜”的生育政策,不排除會包含頭胎。
經濟壓力小了,沒有了后顧之憂,就敢生了,也愿意生了。
當然了,再好的政策,也會有不同的聲音。你把生娃的各種政策、福利都給了,不想生娃的人又有了新的理由。
比如,有一種聲音是:現在的年輕人不生孩子,并不是沒錢,而是因為沒需求,沒興趣,沒時間。年輕人要上班,要社交,要旅游,要美容,要健身,要刷手機......每天有忙不完的事,哪有時間生孩子?
另外呢?年輕人生孩子,本來是小兩口的事,現在成了老兩口的事了。孩子吃喝拉撒睡,上學接送,看病吃藥,都是老兩口在忙乎。小兩口該上班上班,該逛街逛街,每天晚上不到半夜不回家。
這雖是現實,但更是“偽命題”,根本不是不生孩子的真正理由。
真正的原因,還是房子、教育、醫療、就業、養老等等。如今,中央出手解決這些難題了,還有什么后顧之憂?
當前,中國的人口發展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大轉折。這次中央出臺鼓勵生娃政策,有一定的里程碑意義,未來更多福利支持,都值得期待。
生娃不是個人的事,而是國家大事。
希望從你我做起,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早生多生,共創美好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