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昨天介紹和評價烏美礦產協議的文章發布后,有讀友給我發來一張截圖,問該大媒和我說的哪個是真的。
請大家細看截圖中最后一句話:“美國政府表示,礦產協議將開始償還自烏克蘭危機開始以來,美國向烏克蘭提供的約1750億美元援助。”
我介紹的情況是:雙方同意此前拜登政府的援助不納入其中,烏克蘭無需償還。
另外,那是戰爭,二戰以來耗資最大、規模最大、傷亡數最大的戰爭,不是“危機”。
請原諒,我只是個弱小的懦夫,人家的來頭太大,我不敢評價,因為我還想每天呼吸新鮮的空氣,吃自家的飯。
但是,我想告訴各位讀友:也許我的預測不準確,但我的信息絕對是真實的,不確定的消息我會加上“未經證實”的限制語。
其實,我的預測也還算靠譜。比方說,美國大選時我就確信川普一定會背叛烏克蘭;川普上任就開始試圖出賣烏克蘭時,我曾多次寫過這句話——當他無法按下烏克蘭人倔強的頭顱時,除了繼續向烏克蘭提供援助,川普沒有第二條路可走。
我4月30日文章的標題就是《百日“和平計劃”破產后,川普只剩下一條路可走》。
10幾個小時后,烏美礦產協議簽訂;再幾個小時后,《基輔郵報》獨家報道:“川普批準向基輔出售首批現金武器,部分解除對烏克蘭軍事援助的暫停!”
隨后,英國《衛報》、《泰晤士報》等媒體轉發了這個報道。
根據《基輔郵報》的說法,川普政府5月1日告知國會,打算批準通過直接商業銷售(DCS)向烏克蘭出口價值5000萬美元或以上的武器、數據、和服務等國防相關產品。
此外,美國還將加快拜登援助計劃剩余部分的移交速度。
這個消息具有爆炸性意義,但它之所以沒有掀起巨大的影響,根據專業人士的介紹,是因為美國“所有的DCS都很低調,它們不會像對外軍售那樣公開宣布”。
相信大家還記得,澤連斯基不久前曾向美國方面提出,愿意用300-500億美元從美國購買武器,其中包括用于保護烏克蘭平民的10套“愛國者”防空系統,但川普公開拒絕了。
盡管這批武器需要烏克蘭掏錢買,但和無償援助相比也有一些優點——時間短、節奏快,沒有許多婆婆媽媽的制約。
當然,資金是由美國之外的援助國提供的。
它最大的意義在于:川普可能終于明白了,只有加強烏克蘭的軍事力量才能真正實現和平。
澤連斯基本人表示:簽署礦產協議和恢復提供武器,都是他在梵蒂岡與川普面對面會談的成果——怪不得他在會談后表示,如果成功,此次會談可能具有“歷史性意義”。
我相信,川普此舉也有利益的考量——歐洲軍工復合體已經開始大幅增加產能,設計新武器以取代美國的武器,這對美國軍火商來說是個巨大且難以挽回的損失。
比方說,法國研制成功出自己的MLRS“炮彈”(Foudre)火箭炮系統,可以與美國制造的HIMARS火箭炮相媲美,完全可以取代后者。
長此以往,越來越多的美國武器只能留在家里自己欣賞了。
在傳統上,美國共和黨與軍火商的關系非常緊密,他們自然會對川普展開游說。
《政客》雜志認為,川普的改變是英、法、美之間長期協調努力的結果。斯塔默和馬克龍一直試圖說服川普減輕對澤連斯基的壓力,并將他的一些憤怒轉向敗類,認為敗類讓川普看起來像個傻瓜。
相關報道說,英國國家安全顧問鮑威爾和國防大臣希利在與美方的會談中發揮了關鍵作用。他們的努力得到了美國駐英國特使伯內特的認同并參與協調。英國外交大臣拉米指出,僅在2025年,他就與美國國務卿盧比奧進行了13次對話,而斯塔默和川普的通話次數“幾乎”相同。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法國官員證實:“目前川普已經明白敗類不可信。這是總統(馬克龍)反復說的話,并試圖讓川普明白。”
《泰晤士報》的看法是:川普認為,如果烏克蘭被擊敗,責任會落在他的身上,因此他不會停止對烏克蘭軍事和經濟支持。
無論是什么原因促使川普作出了改變,它都對烏克蘭有利;盡管我們不知道川普能走多遠,但它至少是一個開始。
只要他在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烏克蘭扭轉戰局并沒不太難。
“CNN”5月1日報道稱,俄羅斯可能已將其近期戰爭目標轉向保衛被占領的烏克蘭領土以及發展陷入困境的經濟。接受其采訪的美國官員表示,盡管俄羅斯在戰場上不斷取得微小進展并占領了前線附近的小塊領土,但“沒有任何跡象表明”它能夠在不久的將來奪取大片土地。因此,“俄羅斯的目標是讓盡可能多的領土得到承認,并讓烏克蘭盡可能地弱小”。
我認為這位情報官員的說法完全正確。
當形勢逆轉之后,川普原本計劃承認克里米亞為俄羅斯領土的想法也許發生變化——這就是他的“靈活性”。
事實上,烏克蘭和英、法、德等歐洲國家一直都在默默地為此而努力。
經過100天的艱辛,他們總算看到了一線希望。
昨天,萬斯在接受“福克斯新聞”采訪時又訂了一個“百日計劃”。他說:在川普總統任期的未來100天里,他的政府“將非常努力地嘗試讓各方(烏、歐、俄)走到一起”。
如果川普真能完成從出賣烏克蘭到支持烏克蘭的轉型,那么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俄烏戰爭上,他第二個100天的成就必定比第一個100天高出許多。
隨著川普的“轉型”,其團伙成員也開始出現變化了。
今天夜里,川普免去了安全顧問沃爾茲的職務,后者近日剛剛妄批烏克蘭“過去是目前仍然是世界上最腐敗的國家之一”。
當然,他被免職的直接原因是誤將《大西洋月刊》主編拉進群聊,以致防長赫格塞斯在群聊中違規通報打擊胡塞武裝的軍事行動的行為被曝光。
不過,川普并未拋棄沃爾茲,而是提名他擔任美國駐聯合國大使,但需要參議院審核后才能確定。
此外,赫格塞斯本人也在接受調查,沒人知道他的防長職務還能保留多久。
記得一個多月前我寫文章稱川普團伙的核心成員將逐步散伙的時候,好些川粉來后臺罵我,不知道他們現在心里是什么滋味。
不過,川普團伙的第二個任期要比第一個任期“穩定”得多,第一個任期內的第一個安全顧問只干了26天(記憶,不一定準確)就辭職了。
目前川普安排盧比奧兼任安全顧問。據稱,他有可能提名向敗類表忠心的維特科夫擔任這個職務。
這不是個好主意。維特科夫在與敗類的談判“成果”幾乎令整個歐美怒火中燒。有熟悉他的人評論說:維特科夫是個好人,但他是個笨蛋。
我看維特科夫走路的姿勢,相信這個評語是準確的。
不過,《政客》雜志幾個小時前報道說:維特科夫對安全顧問這個職務“不感興趣”。
從有自知之明這個角度看,維特科夫確實是個好人。
最新消息顯示,參議院格雷厄姆正主導一項針對俄羅斯的“毀滅性制裁”——擬對購買俄石油、天然氣及關鍵產品的國家征收最高500%懲罰性關稅。
支持該議案的兩黨議員已經從50人增加到72人,格雷厄姆相信可以得到“壓倒性”的贊成。
此外,對敗類所提“停火3天”的說法,烏克蘭方面正式表示不會陪他玩這樣的游戲。
烏方稱,5月9日莫斯科的軍事集結場所屬于合法攻擊目標。
澤連斯基明確說,不排除在俄羅斯重大活動時發動一場軍事襲擊。
有人向烏克蘭情報局長布達諾夫詢問莫斯科“勝利日”游行時,他只回答了四個字:“帶上耳塞。”
我不贊成布達諾夫的說法——那么美妙的“轟轟”聲,應該好好欣賞,不該戴耳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