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慷慨解囊的朋友們的打賞,我的推薦,我的認知能得到您的肯定,一直是我堅持的動力,非常感謝!
20世紀90年代,VCD、DVD影碟機成為市面上最潮流的娛樂方式,甚至由此衍生出了極具時代特色的錄像廳,成為70后、80后、90后認識世界的一個窗口。
而在錄像廳最盛行的年代,成龍、李連杰、洪金寶、周星馳都是錄像時代最頂級的巨星,也是后來人們常說欠周星馳、成龍一張電影票最主要的原因。而就在1984年,功夫片三大巨星中的兩位攜師弟元彪拍攝了一部經常被人吹捧的神作《快餐車》。
《快餐車》由洪金寶執導,鄧景生、李炯楷聯合編劇,成龍、洪金寶、元彪、羅拉·芳娜、主演,在當年獲得了2146.5萬港幣的票房。不僅沒能復制成龍上一年在《A計劃》中的成功,甚至在成龍、洪金寶、元彪的加持下都沒能打過李連杰的《少林小子》。
幸好成龍的電影不僅只看香港票房,還要看國際票房,《快餐車》總計拿到了2000萬美元的全球票房,位列80年代香港電影票房排行榜的第12名,總算為成龍找回了一些面子。
在豆瓣上,有8萬人為其打出了7.9的評分。但是在第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上卻只獲得了最佳動作指導(另一說是最佳服裝造型設計)的提名。
小時候,《快餐車》就是童年神片之一,成龍與噴氣機賓尼的打斗,以及兄弟三人手持西洋劍的場景,都是童年最美好的記憶之一。可是,有些電影成為神片以后就不能再看了,因為以如今更成熟的眼光來看,《快餐車》的整體故事極為難看,就像空中樓閣一樣華而不實。
《快餐車》雖然是成龍主演的電影,但是本片的導演卻是洪金寶,也就是說本片更應該被稱為洪金寶電影,但是卻有著成龍電影最常見的缺點。
整體故事極為簡單,且缺少了極為重要的核心推動力,也就讓整個故事都看起來極為松散,沒有一個能夠串聯起整個故事的理由,整體看起來顯得極為刻意,極為做作。電影里的搞笑橋段也少了成龍電影的絲滑與自然,充滿了格格不入的尷尬笑料。再加上元彪并不帥氣的造型,以及洪金寶故作癡傻的表演,都讓整部電影顯得頗為愚蠢。
然而本片最顯眼的就是成龍的動作打斗,但是卻沒有了成龍動作片一貫的曲折感與玩命感,讓整部電影的動作片除了成龍與賓尼的一戰以外,竟然沒有值得讓人記得的片段了。
因此,綜合來說,就是曾經的神片在經過觀眾眼光成長以后,徹底從神壇跌落,從一部神片變成了一部垃圾爛片。
以下嚴重劇透,建議沒看過的朋友,先去看本片,再來看落雪推薦!(沒有渠道的朋友,可以在菜單主頁點擊落雪觀影)
1、劇情爛
從故事本身來說,《快餐車》其實只能算作是平庸,有種刻進骨子里的無聊感,這種無聊在無聊的巧合、無聊的表演下,呈現出了一種難得的爛片即視感。
電影本身的劇情極其簡單,其實就是在意大利經營快餐車生意的成龍與元彪遇到了一個女生,面似公主的蘇維雅靠假扮妓女偷竊為生。卻沒想到,此時有人找到了洪金寶,出高價要找到蘇維雅與其母親,而此時則有另一撥人同樣在找她。
在一次次巧合下,蘇維雅在危險的時候,總能遇到成龍、元彪或洪金寶,最后幾人發現,原來蘇維雅是伯爵的私生女,而伯爵的弟弟想要組織蘇維雅母女繼承遺產,經過一番打斗之后,眾人成功打敗了反派,蘇維雅成功繼承遺產。
《快餐車》前半段的時候就是“勸妓從良”,后半段則是勇斗反派,整個故事顯得極其幼稚與無聊。同時,電影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巧合,而這樣的巧合則成就了整部電影。(后來,成龍更是依葫蘆畫瓢,拍出了《龍兄虎弟》,這部電影也可以說是《龍兄虎弟》的前傳。)
比如,成龍與元彪在精神病院遇到蘇維雅以后,結果又在快餐車經營的地方遇到了蘇維雅,她剛好又因為騙錢被追捕躲到兩人車上,與她一起回家以后,蘇維雅卷款跑了,結果在酒吧外面又遇到差點被警察抓的蘇維雅。此時,剛好又遇到反派抓人。
可以說本片的所有故事劇情,都是基于巧合這一個點而延展出來的,劇情本身缺少一種內在推力。
就是電影本來沒有一個完整、復雜,并且有趣的故事,一句話就能講完,但是為了讓故事看起來更有意思,所以強行制造很多的矛盾,強行將一個無聊的故事變復雜。
但是我們反觀成龍的《新宿事件》、《A計劃2》、《飛鷹計劃》等片,都會發現電影主角一定是有一個非常明確的目標。整部電影也是為了這個目標而前行,只是在前進的過程中有了更多的選擇,也豐富了電影本身。
而《快餐車》缺少這種推動力,就讓人感覺有種極其擰巴的散漫感。同時,電影缺乏一個明確的主題,又讓電影始終沒有聚焦點。
比如,《疾速追殺》的核心是復仇,《警察故事》的核心追求正義,《少林足球》的核心是競技。那《快餐車》的核心是什么呢?
電影融合了兄弟情、愛情、喜劇、懸疑、動作等多個元素,這些元素的強行雜糅,讓電影始終缺乏一個核心論點,更加重了電影劇情上的散漫感。你說電影主要講述兄弟情吧,洪金寶、成龍、元彪三人完全沒有任何化學反應;你說電影主要講愛情吧,電影里的愛情又極其朦朧;你說電影是喜劇吧,笑點又不密集,導致整部電影極其尷尬、極其擰巴!
同時,電影里大量沒有意義的喜劇橋段也在加重電影的散漫感。
比如,柯受良扮演的意大利機車黨、吳耀漢嘲笑成龍兩人傻、午馬的鐘擺,都完全沒有任何意義,就是純粹的為了搞笑而搞笑,比《A計劃2》里的搞笑設計差太多了。快餐車在電影也沒有起到任何作用,與片名的聯系極其微弱。
不過,與劇情相對應的,則是電影演員表演的夸張與無聊。
2、做作的表演
整部電影并不是一部無厘頭喜劇,但是電影里幾乎所有人的表演卻充滿了一種毫無緣由的做作感。
其中尤以洪金寶飾演的波比為甚,波比本來應該有種憨傻感,但是洪金寶的飾演卻完全沒有將這種感覺呈現出來。反而有種癡傻感,但這種癡傻感又沒有《龍的心》中飾演的成龍哥哥令人動容,也就導致波比這個角色有種無聊的多余感,甚至是反感。
他既不像憨豆先生,也不像《唐人街探案》里的唐仁,有種正常人裝傻的愚蠢感。
而元彪的角色本應呈現一種外向與自卑交織的復雜感、糾結感,但是在電影卻只是呈現了一個極其普通的角色,與《黃飛鴻1:壯志凌云》里的梁寬相比,本片里的大衛極其沒有深度,表演也極其流于表面。
同樣,因為劇本故事的不夠好,成龍在本片里的發揮也受到了極大的限制,沒有在他電影里的自主權,導致成龍飾演的托馬斯也完全沒有發揮的空間。沒有一個給成龍展示喜劇天賦、玩命動作的契機。
故事的無聊、散漫,以及人物設計上的平庸、演員表演上的做作,都讓這部電影實在難以匹配其童年神片的稱號。但幸好,哪怕整部電影沒有一個地方好,但成龍的動作片始終還是保持了極高的呈現效果。
成龍在本片里能夠得到展現的地方其實并不多,但是洪金寶卻把電影里最重要的動作戲全部交給了成龍,而成龍在限制與束縛下,依然呈現了極為精彩的動作場景。
比如,在成龍偷進古堡、準備救蘇維雅的時候,就采用兩根木棒加一個繩爪子的方式,從外墻上利用墻體孔洞一步爬上圍墻,都顯示了成龍極為強大的身體協調能力,也在盡量增加電影里的動作片難度。
除此之外,本片最精彩的動作戲莫過于成龍與噴氣機賓尼的最后大戰。
面對賓尼快速而爆發力十足的動作,成龍摒棄了一貫的喜劇動作路線,而是采用硬碰硬的方式與賓尼正面硬剛,并且因為動作的節奏、力度等,都充滿了一種極為真實的武打感。也是本片最為經典的動作片段,不過,就視覺觀感來說,落雪認為本片的動作設計還是不如同樣沒有嬉皮笑臉的《醉拳2》里的動作戲精彩。
而這,也是《醉拳2》在當年為何能橫掃洪金寶、李連杰、周星馳,奪得最佳動作設計的核心原因。
總的來說,如果不要求劇情,只是追求一下視覺上的爆米花享受,只想看動作戲的話,落雪還是推薦本片的。但如果對劇情有要求,以《飛鷹計劃》、《警察故事》、《醉拳2》、《A計劃2》的標準來看這部電影的話,毫無疑問,《快餐車》就是一部爛片。
好了,今天就聊到這兒,覺得落雪說的還有幾分道理的,就請轉評贊,隨便給一個,想從不同維度了解一部電影,想看好電影的話,麻煩大家關注落雪,謝謝!
感謝各位老師的打賞,相比于不多的幾元錢,落雪更欣喜的是我的想法、我的認知能得到您的肯定。茫茫人海,能得到您的欣賞,是生命中難得的快樂。無以言謝,卻也只能說一聲,感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