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較多,主要包含三部分,約3000字,請選擇閱讀:
一、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二、說到做到的中國“探月”工程
二、逼死美國人的中國登月PPT
---------------
2023年5月29日,中國政府網發布了新華社的消息,正式宣布了中國載人登月計劃已經啟動。
對于中國的登月計劃,美國人心里是真的慌得一批。有個笑話:美國人當年登月忘記畫圈了,現在中國人就要登月,等到中國人在月球上畫圈圈地時,那就晚了。更糟糕的可能是,中國人會宣布圈外的地盤歸中國!
為什么說美國人會心慌?那是有原因的!
?一、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1947年4月毛主席給晉察冀軍區的電報中“先打弱的、后打強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戰略戰術,這是中國革命戰爭克敵制勝的重要法寶。后來,面對敵強我弱時,我們經常采用這樣的戰略。
解放后,我國在很多方面要落后于歐美和蘇聯。在航天領域,為了不被別人牽著鼻子走,我們一慣只按自己的計劃來,從不跟風!跟風和斗氣是一回事,蘇聯就是這么被拖垮的!
1956年10月8日中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這是我國第一個導彈研究機構,錢學森任院長。“航天”一詞,最早由錢學森提出,他從毛主席詩句“巡天遙看一千河”中得到啟示:“人類在地球大氣層之內的飛行,叫作‘航空’,在地球大氣層之外的飛行稱為‘航天’。”
1960年9月10日,中國用蘇聯專家認為會爆炸的中國國產燃料,成功地發射了一枚蘇制P-2導彈。1960年11月5日,中國第一枚仿制的火箭“東風一號”點火成功。從此,世界三大“真理”之一和“中國航天”都有了基礎。
東風一號
中國的導彈為何取名為“東風”?有說法是中國武器命名主要來自毛主席詩詞,如“鷹擊”反艦導彈,選自于毛主席的不朽名篇《沁園春.長沙》“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防空導彈“紅旗”和反潛導彈“長纓”取自毛主席的《清平樂.六盤山》“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而空空導彈取名“霹靂”,則是取自于毛主席的另一首名篇《西江月.秋收起義》“秋收時節,暮云愁,霹靂一聲暴動”。
我國仿制的第1款導彈到底用什么代號,還是讓這些高級知識分子們狠狠地傷了一陣子腦筋。最后大家想起了毛主席曾經引用過《紅樓夢》的一句話,“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于是大家決定把這個導彈命名為東風1號,而東風還有“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好意頭。
個人還是更喜歡日本人的解釋,在敵國上空放煙花真是太美了!
1970年4月24日,中國的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飛向太空。這是一顆帶有濃厚政治色彩的衛星,“東方紅”一號可以說沒啥實用功能,很多部件就是壓艙石,只是驗證了我們火箭的運載能力而已。所以,我們也別笑話三哥的月球三號,它就和“東方紅”一號一樣,只要能上得去,那就是成功,就是驕傲!
1975年11月26日中國首顆返回式衛星, 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 ,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衛星返回技術的國家。
1992年9月21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實施。從此,我國航天史上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系統組成最復雜,技術難度和安全可靠性最高的國家重點項目正式啟動,代號“921工程”。
2003年10月15日我國成功進行了第一次載人航天飛行,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成功發射,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成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國訪客。10月16日,在軌運行了近一天的神舟五號飛船回到祖國的懷抱,楊利偉自主出艙,中國人首次飛天圓滿成功。
而蘇聯早在1961年,美國1965年就送宇航員上了太空。1970年,我們才發射成功“東方紅一號”,美國的載人登月就已經到了“阿波羅13號”,人都送了三批。雖然13號失敗返航,但中美兩國航天上天塹般的差距,卻是我們想也不敢想如何彌補的。此后,美蘇兩國也不帶咱們玩,我們的宇航員訓練了一批又一批,在楊利偉之前一直沒有上過天。我們也只好繼續練“我打我的”神功。
?二、說到做到的中國“探月”工程
2005年前后世界各國航天界掀起了一股月球探測熱潮,我國也趁這股潮流發布了探月計劃。中國的探月工程叫“嫦娥工程”,分為“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階段。
2005年《科學發現報》將各國的宏圖偉愿都匯總了起來。
其后的發展大家也都看到了。
2007年10月24日探月工程“嫦娥一號”成功發射升空,前往月球。2020年11月24日,在文昌航天發射場,中國用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后,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12月1日,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著陸。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采用半彈道跳躍方式再入返回,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
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中國探月工程第一階段“無人月球探”——“繞、落、回”三步走圓滿收官。
而2005年各國發布探計劃以來,近20年中,除中國外,各國探月的失敗率極高,近幾年失敗的例子有:
- 2019年,以色列創世紀號,因為主發動機故障,登月過程中失敗
- 2019年,印度月船二號,在距離月球2.1公里時失聯,后確認登月失敗
- 2022年,日本好客號探測器,與火箭分離后姿態異常,太陽能電池板無法工作,多次嘗試修正都沒起效,還沒到月球軌道就宣告失敗。
- 2023年,日本白兔-R著陸器,在距離月面89米時與地面失去聯系,后經確認任務失敗。
- 2023年,俄羅斯月球25號,為登月做準備時脈沖信號錯誤后失聯,任務失敗。
反觀中國的計劃,與印度月球三號和其他各國相比,最大的亮點在于中國的每個點都幾乎與計劃一致。
?三、逼死美國人的中國登月PPT
2004年1月,時任美國總統喬治·沃克·布什要求國家航空航天局提出一套完整的載人航天方案——也就是后來的星座計劃,這個計劃的主要目標是星辰大海的,當時要求兼顧載人登月目標,為人類長期駐留和月球開發預做準備。但是,由于預算超支和進度延后等問題,星座計劃中的大部分內容都在2010年被繼任總統貝拉克·奧巴馬取消。
2017年6月3日,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簽署行政令,由副總統麥克·彭斯牽頭,重組美國國家太空委員會。同年12月11日,特朗普簽署《1號太空政策指令》,更改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未來的方針,要求后者整合現有資源,加快美國的探月、探火步伐。實際上,美國人的口號變成了“重返月球”!
2019年3月26日,美國副總統彭斯宣布載人登月時間將提前至2024年。同年5月14日,時任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局長吉姆·布里登斯汀宣布登月計劃以希臘神話中阿波羅的孿生妹妹、月亮女神阿爾忒彌斯命名。
為了分攤成本,美國人拉了一班小弟參加阿爾忒彌斯計劃,最近德國成為第29個加入該計劃的國家。
為了趕在一再推遲的計劃時間登月,美國先把登月人選發布了出來。
這個是登月“四人組”必須符合拜登的政治正確,包括:女人、黑人、非美國人......據說還有其它成份。
然而,阿爾忒彌斯計劃很可能在2030年前還無法正式送人登月。
這時,中國卻發布了探月工程的第二階段計劃和初步方案,我國計劃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首次登陸月球,開展月球科學考察及相關技術試驗,突破掌握載人地月往返、月面短期駐留、人機聯合探測等關鍵技術,形成獨立自主的載人月球探測能力。
其中最關鍵的是,中國要在月球建科研基地!基地啊!同志們!
中國月球科研站示意圖
網上有人提出兩種方案,一種是在月球表面直接建站的“三葉草”方案,一種是先挖坑再覆月壤防射線的“中國星”方案。
這PPT做得太好了,美國人你是信還是不信呢?信了,萬一是中國版的“星球大戰計劃”呢?不信,那中國人搶先建月球基地,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唉,愁死你美爹了!
下一篇,將介紹明珠中的明珠---中國飛機發動機,敬請關注!
本文主要參考了:
《中國航天發展史》
以下為本人的《薅_明_珠系列》,供大家參考:
1、 幾十年來,我們在各種皇冠上薅了多少明珠?
2、 絕去工業化發展之路的中國火電技術
3、 中國鋼鐵技術筑就世界最強工業體系
4、 “誰也打不過”的中國移動通訊技術
5、 等米下鍋的中國石油工業
6、 擊潰日本自信心的中國大飛機
7、 世界上最成功的“市場換技術”之中國高鐵
8、 急死美國人的中國登月計劃
9、 中國飛機發動機“心病”一朝去,海闊天空任翱翔
10、中國“基建狂魔”煉成記
11、 遙遙領先的中國智慧化港口
12、大國金箍棒,中國的“五年計劃”
13、只有中文說明書的中國特高壓輸電技術
14、有“北斗”走夜路再也不怕偏了
15、中國的大國重器,美印蒙過羞,讓歐美好日子成過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