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乘聯會最新的數據,2024年1-8月,新能源汽車累計批發銷量662.2萬輛,8月的月度滲透率達53.9%。燃油車已經成為了新車銷售中的“少數派”。不過大家要知道,雖然新能源汽車銷量已超過燃油車,卻依然享受著燃油車享受不到的一系列政策性優惠,比如減免購置稅,車船稅,在某些特大城市,沒有限行、限購的束縛,以及不用交“養路費”,也就是如今的燃油稅。
于是,有人就在疑惑,當年我們改革養路費,把養路費計入成品油中,車子跑得多多交,跑得少的少交,現在路上這么多新能源汽車,當前的情況下是不是對油車不太公平?這事就不得不提到2009年1月1日起,我們進行了費改稅的變革,在全國范圍內統一取消了公路養路費,用“燃油附加稅”取代養路費。這部分燃油附加稅打在了汽油的價格里。
- 根據數據,這個費用大約占了油價的40%左右,而且是只要你加油,就等于交了養路費,多跑多交,也比較合理。但是,對于新能源汽車來說,尤其是純電車,是不加油的,而插混和增程,也是大多數情況用純電模式跑的多,加油也加不了多少。
也就是說,其實新能源汽車是不交燃油附加稅的,同樣使用了公路,但卻不承擔養路費的責任,這就是被廣大燃油車主吐槽不公平的一點。而且近年來,我們養路費缺口也是越來越大,2024年2月,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張玉玲等人發文稱:
- 當前全國普通公路每年養護管理資金需求缺口在50%左右,有40%左右的普通公路陷于“列養但無錢養,應修但無錢修”的困境,并且隨著公路里程的增加,公路養護資金缺口還有繼續擴大的趨勢。
在這個嚴峻的形勢下,貌似對于新能源汽車的養路費是非征不可了。畢竟新能源滲透率已過了50%,扶持的力度看起來應該減弱了。而作為新能源轉型的試點省份海南省,也在試點用公路里程計費的方式對新能源汽車開征養路費。主要方式就是借助北斗衛星導航技術,按照車輛實際行駛里程、道路功能與等級、車輛類型,精確計量支付道路使用費用。
一切看起來箭在弦上,新能源汽車是在劫難逃了,不得不繳費了。但其實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在我看來,新能源汽車征收“養路費”在2-3年內估計還是沒戲。為什么這么說?
首先,雖然8月新能源汽車滲透率53.9%,但據交通部數據,截至6月底,全國汽車保有量3.45億輛,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2472萬輛,占汽車總量的7.18%。其中,純電動汽車保有量1813.4萬輛,占新能源汽車總量的73.35%。也就是說,按汽車保有量來看,這也是燃油稅收取的大盤子,即使需要新能源汽車交,也就是只占7.18%的份額,很少。
- 按前瞻研究院數據,2021年公路養護財政支出為950億。按照千億計算的話,7.18%,也就是只需要新能源汽車貢獻71億左右的稅金。微不足道。而實際上,國家2023年,僅購置稅、車船稅就為新能源汽車減免了1218億。換句話說,國家都給你補貼1200多億了,還差你那71億養路費嗎?顯然不需要。
另外,根據從2024年初的新政來看,新能源汽車繼續免征車輛購置稅至2027年12月31日??梢姡瑑H補貼購置稅一項,國家就計劃繼續補貼到2027年底。在2027年底之前,估計收新能源汽車養路費的概率不大了。
- 何況現在已經不存在所謂的養路費,只有燃油附加稅,電車不燒油,本就不應該收取。有人說這不就是養路費換一個名字嗎?這可就錯了,含義大不相同。養路費的關鍵在于“路”,燃油附加稅的關鍵在于“油”。
我國對石油依賴極為嚴重,而且未來對石油需求會越來越大。這是存在很大風險的。減少石油依賴非常重要。但是我國一點不缺電,特別是現在光伏發電起來了,隨便鋪一點光伏板就有無數的電。所以必然要鼓勵用電抑制用油。
- 燃油附加稅大概每升油30%(增值稅電價也有,電價也有約14%增值稅費,并不是很多人以為的不收稅),大約2—2.4塊。正是因為我國缺油,所以要對用油進行懲罰收重稅。養路費的意思是用路多要多交,而燃油附加稅的意思是用油多要多交。如果你少用油不交稅了呢?那么你少用1L汽油對國家帶來的效益要大于2.4塊稅收的損失。所以,并不需要補充收稅。
- 有人可能要說現在普通公路有50%養路費缺口,40%路沒錢修。但是還是那句話,養路費的關鍵在于“路”,燃油附加稅的關鍵在于“油”。養路費會用于公路養護,燃油附加稅會怎么用就很難說了。事實上現在電車保有量也就10%左右,不可能造成多大養路費缺口。即使現在完全沒有新能源汽車,養路沒錢的問題也基本不會改變,最多把前面50%與40%的數字分別改為40%與30%左右而已。并不是拿不出養路費,而是養路資金被挪作他用。這不是稅收量的問題,而是稅收資金分配的問題。
大家也不要覺得少收養路費國家會沒錢。以前2006年以前有農業稅,后來廢除了甚至現在種地還有補貼,國庫空了嗎?當時以我國體量農業稅稅收也不少。
而且更重要的是,新能源汽車不需要給外國交大量專利費,利潤能留下,就業在國內,提供的就業也遠多于合資車。比亞迪90W人了還在不斷擴張,合資車企才多少人?把汽車產業吃下來,能解決多少就業?這巨大的產業與天量就業崗位與那點養路費比,哪個是芝麻哪個是西瓜?
另外,扶持新能源成長為我們的新興優勢產業更為重要。畢竟汽車產業是個大產業,按最近數據,A股287家汽車行業上市公司(按申萬行業分類)2024年半年報全部披露完畢,上半年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79萬億元。這還只是汽車行業部分汽車半年的產值,要算汽車行業全行業產值,估計有10萬億的規模。僅2022年時,幾大車企納稅額就近千億了。
- 可見,新能源汽車產業繳納的稅收,拉動的就業,和70-80億養路費比,孰輕孰重,一目了然。補貼千把億,把我們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徹底做起來,成為真正的汽車強國,出海掙外匯,那個時候,這些補貼早晚會掙回來。最后,回到新能源汽車的養路費,到底啥時候會征收,無論如何,估計2-3年內,概率不大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