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的有關要求,推進科普智庫建設,壯大科普人才隊伍,充分發揮科技專家、學者和專業技術人員多學科、多專業的綜合優勢,為高質量開展全市科普工作提供智力支撐和服務,現公開征集成都市科普專家,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小蓉科
一、征集范圍
在蓉企事業單位、科普基地、高校、科研院所、協會、學會等單位中,具備科普相關領域研究與實踐經歷的技術與管理人員。
二、征集時間
2024年10月16日—31日
三、基本要求
(一)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政治立場堅定,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
(二)熱愛科普事業,熟悉科普政策,遵守工作紀律,能夠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獨立、客觀、公正地履行職責,并接受監督管理。
(三)熟悉所屬科普專業領域或行業的科技熱點發展狀況;具有較高的科學素養,具有豐富的科普工作經驗和成果;志愿服務意識強,能夠積極投身于科普事業。
(四)熟悉科普工作相關法規政策,原則應具備副高及以上職稱,或從事科普相關專業領域或從事科普場管管理累計滿3年以上,有突出的工作業績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有充足時間和精力承擔相關工作。
(五)兩院院士,專業領域符合成都市科普工作方向且認定為C類及以上的成都市人才可直接申請入庫。
(六)身體健康,年齡原則上不超過65周歲。兩院院士以及在國內外有較高影響力的專家,不受年齡限制。
(七)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人員,不得推薦為成都市科普專家庫人選:
1. 違紀受處分或正在接受紀律審查的;
2. 受過刑事處罰或正被刑事立案調查的;
3. 被列入嚴重失信主體名單的;
4. 被列入國家、省、市科研誠信嚴重失信行為名單的。
四、征集類別
(一)科普管理類。長期從事科普工作的規劃、組織、實施與管理工作,具備市級及以上科普基地或科普機構運營管理經驗。
(二)科普理論類。從事科學普及、科學教育等相關領域的理論和政策研究工作,發表過核心理論文章或承接過國家、省、市科技計劃相關研究課題、科技(研)項目等。
(三)科普活動類。長期從事科普活動策劃、組織、實施工作,有市級及以上大型科普活動的組織策劃經驗或科普類賽事的組織和指導經驗。
(四)科普宣傳類。長期從事科普新媒體運營、科普講解等科普工作或能夠結合自身專業進學校、社區、鄉村等開展科普講座、科普培訓及科普報告等。
(五)科普創作類。長期從事科普圖書、視頻、游戲、互動裝置、文創產品及科普劇、實驗秀的創作或出版工作,作為項目負責人獲得市級及以上科普作品類項目立項支持或作為作品主創獲國家、省、市獎勵的優先。
(六)科學教育類。長期從事青少年科學教育工作,具備課程開發能力,有能力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場館等資源,為中小學提供科學教育服務。
(七)科普展陳類。長期從事科普場館建設、科普展陳設計、策劃、執行,包括策劃科普展覽主題及內容,設計布展及互動環節,能夠通過視覺藝術手段生動地傳達科學概念。
五、專家庫使用
(一)參加科普講座、科普培訓、科普賽事及相關活動。
(二)優先推薦參加科普工作咨詢或科普項目評估、評審、驗收等。
(三)優先參加有關重大事件和社會熱點科普工作,及時向公眾進行解疑釋惑,作好科普宣傳。
(四)擇優推薦進入成都市科技計劃項目專家庫、成都市自然科學專業職稱評審專家庫。
(五)參加其他科普工作。
六、推薦程序
(一)推薦方式
單位推薦與個人自薦相結合,即個人自薦后經單位同意并蓋章推薦。
(二)提交材料
請有意向的人員對照條件要求,結合征集專家專業領域范圍,填寫《成都市科普專家推薦表》(見附件)并提供相關職稱及取得科普業績成果等證明材料掃描件,于2024年10月31日前將《成都市科普專家推薦表》(word和蓋章掃描PDF)和證明材料掃描件發送至郵箱cdkplhh@163.com。
七、聯系方式
市科技局人才與科普處
聯 系 人:陳老師
聯系電話:028-61887292
成都市科學技術推廣中心
聯 系 人:畢老師
聯系電話:028-86617113
電子郵箱:cdkplhh@163.com
首發!這份全市最全“科普地圖”請收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