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晚上,由安徽演藝集團和中共馬鞍山市委宣傳部共同出品,安徽省黃梅戲劇院攜手馬鞍山市藝術劇院聯合創排的大型現代黃梅戲《碧水東流》在安徽省歌舞劇院藝術劇場首演。該戲就是以“長江禁漁”為主題,取材于馬鞍山市漁民三姑娘的事跡,以小切口、小人物表現大時代的大變化。以三姑娘的變化、成長為主線,以街道干部李若水的敘述串聯全劇,緊緊圍繞漁民上岸轉產創業的故事。這是一篇謳歌“長江禁漁”為全局計、為子孫謀的時代史詩,更是一幅忠實記錄漁家真情的生活繪卷。
主力陣容強強聯合
自劇組官宣以來,黃梅戲《碧水東流》強大亮眼的主創陣容備受觀眾的關注和期待。該劇特邀“文華導演”獎獲得者、國家一級導演盧昂擔任導演,“文華獎”獲得者、國家一級編劇徐新華擔任編劇。此外,該劇還匯集了國內舞臺各領域的優秀藝術家,為舞臺效果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時還有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國家一級演員何云、國家一級演員王成等實力強勁的主演班底。
《碧水東流》作為“省市企院”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國家藝術基金(一般項目)2024年度資助項目、2023年度安徽省重點文藝項目,自立項以來,主創團隊多次赴馬鞍山市實地采風,并邀請國內專家對劇本進行了多次論證,在二度創作階段又接受了多輪研討和各方專家審看。
真實故事講述新時代的漁民
“我扮演的主人公真名就叫三姑娘,第一次見到她就印象很深:性格爽快,有主見有擔當。”主演何云介紹道。“劇情從普通人的事跡入手,描寫漁民們的真實生活,以三姑娘的變化成長為主線,細膩地展示她從有抵觸、猶豫、簽字到委屈動搖,直至感動到堅定帶領漁民上岸轉產創業的過程。選取的真實故事通過老百姓喜歡的藝術形式,在舞臺上表達出來,我覺得更能打動觀眾的心,從而對國家實行的政策有更深的了解。”
而在青年演員徐鐳洋看來,飾演黨員干部李若水的角色,讓他對新時代的漁民有了更深的了解:“作為90后的年輕人,相信大部分人沒有關注過漁民的生活,對漁民們為長江生態保護而做的很多付出也知之甚少。所以我在演出的過程中,被很多樸實漁民的事跡所感動,對我自己的成長也是一個歷練。希望通過這部戲,有更多的年輕人重新認識到,長江禁漁不僅是長江漁民劃時代的告別,也是所有中華兒女對母親河的愛和承諾。”
本劇編劇徐新華認為,漁民們對祖輩賴以生存的長江抱著復雜而獨特的感情:“在組織漁民退捕上岸的過程中,以劇中人物李若水為代表的政府工作人員與三姑娘等漁民之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自身也得到了極其寶貴的感悟和收獲。最后,三姑娘夫婦以及漁民們以極富儀式感的‘最后一網’,揮淚告別祖祖輩輩賴以生存的長江,走向新生活。”
據悉,在此場首演后,安徽省黃梅戲劇院將聽取各方意見,繼續用心打磨此部作品,堅持講好新時代安徽故事,力爭創作出更多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舞臺藝術精品。(圖片來源:安徽省黃梅戲劇院)
(記者 張亞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