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至18日,武瑋與李曉珞兩位青年女性藝術家二度合作新劇《海德先生》將在南湖南藝術家夏宮上演。該劇層層反轉,在劇場中上演多重中心的敘事實驗。
《海德先生》開始于一個叫做“麻方坡”的地方,酒館老板葉良、大學副教授王中明、失意的女人楊珊、拾荒的孤獨老人,他們陸續登場又退場,語言和行動都是圍繞著“名醫海德”。
好像是關于海德的故事,又看起來像是風情萬種的女人楊珊的不幸遭遇,更想不到的是出自一個同情者靈魂的懺悔。一個無情無義的義人,一個永不抵達的目的地,一道陰溝之上的狹窄星空,一個苦中作樂的忘憂者,還有虛偽、跌倒、退避三舍卻越陷越深的境地中竟然與鮮花撞個滿懷的失意者,心就這樣被牽動了——不是小人物的得失、疾苦、怨憤、不平,而是被遺忘的空曠地的柔軟和矜閔。
李曉珞,這位從舞者、戲劇演員轉型為作家的創作者,其跨領域的藝術實踐軌跡在文學領域呈現出獨特的交融性。先鋒作家劉索拉女士論及李曉珞的創作說:“曉珞的文筆流暢,文字很有才情,視角敏感,她用文字勾畫出一個充滿虛實情欲的角落。”現如今,她以筆力成就的《紙舞臺》,再度被導演武瑋在戲劇的世界重構,原作小說中最具懸疑性的故事《海德先生》被搬上舞臺。
武瑋作為管弦樂交響曲的頗具實力的作曲家,同時又是戲劇創作方面激進而魅力四射的才女,這次的《海德先生》既保持了古典的優雅,又充滿了當代藝術的遐思。曾在《橋下,月光穿過孔洞》中有出色表現的年輕演員毛宏天、陳浩哲和譚文鑫,在《玫瑰屋》中廣受觀眾喜愛的李卿瑜和張乙川都將在新劇《海德先生》中有著挑戰以往的全新表現。無論是夏宮的骨灰級老粉還是戲劇小白,都能在《海德先生》中找到同頻合槽的共鳴。
“除了無知,除了承認無知,還能做什么?眼淚,隨著花香在骨縫里奔流,原來花香是真的,我認出來了……”這是劇中王中明最后留在麻方坡的話,也印證著李曉珞的藝術實踐。
采寫:南都記者許曉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