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臨汾精品微短劇基地霍州署衙、馮南垣拍攝基地正式揭牌,標志著臨汾在打造“微短劇之城”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霍州市委書記李青雁,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可新,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史澎;臨汾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白建成,黨工委委員、組織和人力資源部部長高鵬飛等領導出席揭牌儀式。霍州市、臨汾經濟開發區相關部門負責人,微短劇基地負責人及企業代表共同見證了這一高光時刻。
霍州,這座位于山西的歷史文化名城,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與獨特的自然景觀,是微短劇創作的天然取景寶庫。作為晉南根祖文化的重要發祥地,霍州有著堯王避暑在霍山、大禹治水始霍山、天下霍姓出霍州、中華門神源霍州等歷史傳說,還曾發生奠定李唐王朝基業的“霍邑之戰”。
霍州署衙,全國唯一保存最為完整的古代州級署衙,與故宮博物院、河北保定直隸總督署、河南內鄉縣衙共同構成我國從中央到地方的四級古代官文化系列,1996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大堂更是元代建筑藝術的瑰寶,被梁思成、林徽因先生贊為“滑稽絕倫的建筑獨例”。這里不僅承載著歷史的厚重,更以其獨特的建筑風格和豐富的文化內涵,為古裝微短劇提供了原汁原味的拍攝場景。
而位于霍州市城北13公里處的馮南垣村,同樣魅力非凡。如今的馮南垣村,青瓦白墻、古槐新綠,處處散發著濃濃的鄉愁與時代的活力,一磚一瓦、一景一物皆可入鏡,為微短劇創作提供了充滿生活氣息與家國情懷的拍攝素材 ,是現代題材微短劇的絕佳取景地。
揭牌儀式前,與會嘉賓深入霍州署衙與馮南垣村實地考察,親身感受這里的獨特魅力。霍州市委書記李青雁在儀式上表示,希望廣大創作者以此次揭牌為契機,秉持精品意識,扎根霍州,挖掘地方特色,創作一批兼具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的微短劇作品,講好霍州故事,傳播霍州聲音,助力臨汾“微短劇之城”的建設。
臨汾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白建成指出,臨汾市高度重視文化產業發展,全力推動“微短劇之城”建設。霍州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為微短劇創作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素材與場景。臨汾經濟開發區打造的精品微短劇基地,以“微短劇+”模式,推動微短劇與文旅、品牌、非遺等多領域融合,賦能千行百業。希望以此次揭牌為新起點,與霍州攜手打造更多精品微短劇,推動霍州傳統文化與微短劇的深度融合,助力霍州文化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據了解,臨汾精品微短劇基地自成立以來,成績斐然,已成為省內微短劇產業生態服務的標桿。基地不僅率先開通省內首個地市級微短劇審批綠色通道,成立內容審查臨汾區域工作站,大幅提升備案審批效率,還組建專業運營團隊,提供全鏈條服務,解決劇組拍攝期間的各類難題。同時,設立專業化基金評審專家庫,為產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持。憑借一系列創新舉措,基地榮獲“金鵬指數”微短劇新質榜、“2024年中國微短劇基地TOP10”、首屆微視聽文藝盛典“優秀組織單位”等多項榮譽。
目前,臨汾精品微短劇基地已有48家企業入駐,33部微短劇完成拍攝,10部作品成功上線,其中《夏日千歌》《追你跟熬鷹似的》《逆命為光 白月光覺醒計劃》3部作品躋身短劇熱力榜,全網播放量超6億。聚焦霍州非遺花饃的《過年好之花饃饃與馬卡龍》,全網綜合曝光超1.5億,在優酷短劇榜位居第二,劇中主角“馬卡饃”更是火爆出圈,充分展示了“微短劇+非遺”融合發展的無限潛力。
臨汾精品微短劇基地企業代表、四月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曹祿洋表示,霍州的自然風光與人文底蘊、完善的基礎設施,為影視拍攝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無論是古韻十足的場景,還是充滿現代氣息的布局,都極具視覺沖擊力,非常適合各類題材的微短劇拍攝。相信霍州將成為微短劇創作的新熱土,期待未來能有更多合作,通過鏡頭將霍州的魅力傳遞給更多觀眾。
此次霍州署衙拍攝基地、馮南垣拍攝基地的揭牌,是臨汾微短劇產業從“單點突破”邁向“全域聯動”的關鍵里程碑,也是對“微短劇+文旅”融合模式的深度探索,更是影視藝術賦能鄉村振興、激活文化基因、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實踐。未來,臨汾經濟開發區和霍州市將充分把握微短劇發展機遇,以霍山、霍國、霍姓、霍窯等歷史文化為依托,整合馮南垣、七里峪、霍州署、霍州窯、朱家大院等優質資源,為微短劇在霍州的發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務與保障,助力臨汾打造具有國家級影響力的視聽產業新高地。
來源:臨汾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