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多個朋友多條路,這大概是被普遍認可的法則。
呼朋喚友,稱兄道弟。
如今,似乎到處是朋友。有的人號稱朋友遍天下,到一地,必要聯系幾個朋友,有人接待這才有面子。碰到難事兒了,先想著找朋友,解決起來快,“依法幫忙”,還能聯絡感情。急用錢,看有沒有朋友救急下;買房買車,找朋友弄點折扣;朋友找辦事,要是自己辦不了,若是給聯系到了某個朋友,自己也會感覺臉上有光;就是心情不好了,找幾個朋友聊一聊,沒準也排解了…
人是群居動物,沒有朋友是不行的。男朋友、女朋友、男性朋友、女性朋友、異性朋友,真朋友、假朋友,知心朋友、酒場朋友…交朋友既是人的本能,也是為了各種需要。
出門靠朋友。出去開個會、吃個飯、培個訓,除了全是認識的外,多半有幾個陌生面孔。活動結束,就多了幾個朋友,再正常不過了。首先是微信加了好友,要是一個場合新朋友較多,可能出現所有人同時拿出手機掃碼的“壯觀”場面,甚至臨時拉個群,方便大家添加。至于以后是否還聯系,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因為這種頻繁的添加,很多人手機里都有幾百、上千個好友。加之微信的功能強大,不少是因為商務需要,好友上萬的都有,雖然有的完全不算認識,但方便業務“群發”,撞到一個算賺的。
成為朋友是有一個過程的。一回生,二回熟。有的人自來熟,見一次面,喝一頓酒,就跟人掏心掏肺了,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事實是否如此不得而知,至少場面上是這樣。
多數人還是“慢熱”型的,初次見面算認識,后續交流看機緣,要是覺得對氣味,才有繼續往來,若是還聊得來,則愿意深交,不然,聚了幾次后也就回歸陌路了。
就像男女處對象,總要多見幾次熟悉彼此,有了感覺才考慮交往,否則很快也就各奔東西了,要是更進一步,考慮的因素就更多了。
朋友也是變動很大的。有的人認識了,會一直聯系。有的聯系一陣,漸漸聯系少了,最終沒了聯系。有的中間斷了聯系,突然又有了聯系。有的因為某種原因暫時失聯,有的是故意不跟你聯系…在工作生活節奏加快的今天,交朋友似乎也得快節奏。
古人對這方面就是很嚴格的,曾子說:以文會友,以友輔仁,似乎只有讀書人才談得上朋友,其實不然。說法也很多,有刎頸之交、君子之交、金蘭之交、患難之交、八拜之交、生死之交、布衣之交…定交是大事,是一輩子的事,就像歌里唱的“朋友一生一起走…”。
當然,對重視朋友的人來說,交朋友是嚴肅的,除此也有一面之交、酒肉之交,不少人交朋友是出于某種目的,比如攀附權貴、積累人脈、擇機利用等。酒肉朋友易找,知心朋友難尋。
關系是需要經營的。在經典的企業管理理論中,在企業規模是十幾個人時,老板能和所有人熟悉,到了幾十人時,不熟悉的增多,幾百幾千甚至數萬員工時,老板和多數人都是陌生的,員工在其認識里只是數字、代號等,只是報表中的信息,而不是一個個真實的人。
的確如此,人是社交型物種,只有接觸溝通才能建立由淺入深的關系,而這恰恰需要時間。當下的人們,最缺的恰好也是時間。幾百上千個“好友”,怎么可能都是好友呢,即便朋友眾多,真朋友、好朋友也不會多,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因此,很多的朋友基本等同于網友。
翻開微信通訊錄,也是有不少人的。幾百人中,家人親戚是一小部分,同事占了一小半,同學校友平分秋色,老鄉也占小部分,其他還有一些是工作聯系的、偶然認識的…
有時要聯系某個人,去翻手機,順帶看到另一人的名字,卻怎么也想不起在哪加的,至于長什么樣、是男是女都不確定,似乎這種還不算少數。微信里類似這種“僵尸”好友的比例不算低,比這好一點的是那種是同事或校友關系的,但基本沒有什么交集、也不會私下聯系。
對于前一種,一般是直接刪掉,覺得留著完全沒意思,既然是場面上加個好友,過了場,也就拜拜了。基本一段時間“梳理”一遍好友列表,來個適當“瘦身”。對于后一種,因為這種關系的存在,說不準哪天人家會找你,同事可能還經常碰到,只是沒有交流,這就麻煩了,一看你把他刪了,就算不是謾罵,哪怕只是當面提一句也足以讓你汗顏。
可見刪人還是要謹慎些。這個世界很小,保不齊在哪又碰見了,小地方更是如此,在“大”地方也不無可能。有一次聚會時加一個好友,結果對方顯示加過,還有幾年前添加時發的聯系方式啥的…一時頗有些尷尬。微信時代就是如此,有身不由己的感覺,聯系很方便,出問題也很簡單。
個人要交朋友。國家也需要,只有廣交朋友,才能在國際上贏得支持、獲得發展機會。我們常說友好國家、友好城市,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好朋友等等,可見,對于朋友是很看重的。教員曾說,政治就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敵人搞得少少的。個人沒有朋友,就很孤單,國家朋友少了,就會孤立。個人的朋友不一定越多越好,但國家的朋友卻是越多越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