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志愿軍入朝的第一次戰役中,4大主力軍里的3個都打得很好,只有梁興初的38軍因為沒能斷敵后路而遭到彭德懷怒斥,但實際上在第一次戰役中,參戰的并不只有四個軍,還有一個原來隸屬于華北軍區的66軍。
這支部隊同樣遭到了彭德懷的批評,而且被批的地方都差不多。
眾所周知,梁興初的38軍在第二次戰役中大放光彩,打出了“萬歲軍”的威名,終于一雪前恥,證明了38軍的戰力,而66軍的戰果雖然比上次好一些,但和其他幾個軍比起來還是差強人意。
當時率領66軍入朝的軍長是蕭新槐,66軍的前身是晉察冀軍區的冀晉兵團,后來改為華北第三兵團第一縱隊,1949年春又改為二十兵團66軍。
華北野戰軍的部隊里除了徐向前親自率領的一兵團,其他的部隊少有特別出色的戰績,這可能也與對手傅作義善長用兵有關系。
同樣的,華北野戰軍的1縱也是五大野戰軍里最不出名的一個,解放戰爭結束后,第66軍陸續轉入了開荒生產,在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后,首批渡江入朝的志愿軍中,并沒有老華北的部隊,也沒有華北軍區在編部隊。
但沒過幾天,華北軍區的第66軍就奉命編入了志愿軍序列,作為第一批入朝部隊,緊急進入朝鮮境內,參加了朝鮮戰爭的第一次戰役。
為什么原定的第一批部隊中沒有66軍,隨后又增補了66軍緊急入朝呢?
在志愿軍入朝前夕,彭德懷與洪學智,鄧華研究作戰細節時,敏銳地考慮到一個重要問題,將4個軍和3個炮兵師開進朝鮮,沒有部隊維護后方,后方的供給與安全怎么保障呢?為了防止敵軍從側后登陸與保護交通線,必須再調一個軍上來。
彭德懷思來想去,覺得調66軍最合適,當時這支部隊正駐扎在天津,距離比較近,便于快速動員。
中央軍委同意了彭德懷的建議,將66軍編入志愿軍序列,立刻由天津趕往安東。
當時正值秋季,入朝命令下達的第一天,蕭新槐的66軍所屬部隊正在收割稻子,人員分散,得到命令后立即集合,到達安東后又跨過鴨綠江進入了朝鮮。
第一次戰役打響后,彭德懷按照毛澤東的指示,決定集中第40,39,38,66軍于西線作戰,66軍的任務是負責阻擊英軍第27旅,牽制美軍24師。
由于66軍是倉促入朝,又缺少詳細的敵軍情況資料介紹,蕭新槐對他將要與之作戰的英軍第27旅是支什么樣的部隊一無所知,他率領的部隊,除了知道狼林山脈是西線與東線戰場的分界線以外,對于朝鮮的地形,地貌是完全陌生的,在這種情況下,再加上志愿軍剛剛入朝時后勤補給并沒有十分到位,讓66軍吃足了苦頭。
蕭新槐的兩個對手,英軍和美軍已經迅速出動,在犁丘洞,犁下里地區,66軍與美軍第24師爆發了激戰,打到次日,雙方形成對峙態勢,同時,英軍第27旅也對66軍陣地展開了進攻。
盡管這時志愿軍第一批入朝部隊已經與“聯合國軍”接戰,但他們仍然認為中國只是“象征性”的出兵,出兵的目的也是為了保護鴨綠江水電站,因而仍然按照原來計劃,繼續向前推進。
面對美英軍的步步進逼,蕭新槐接到志愿軍司令部的指令“要求66軍以一部牽制美第24師,軍主力視情從敵側后突擊,力求殲滅該敵。”
此時隨著志愿軍西線各軍的攻勢達到最高潮,美第8集團軍決定停止進攻,向各師下達了后退的命令,而美第24師接到的命令則是迅速撤退到清川江北岸作為軍部的預備隊。
蕭新槐得知美軍撤退的消息,連忙命令部隊追擊,就在66軍展開行動的同時,西線各軍的進攻均取得了重大進展,彭德懷發覺敵人有撤退跡象后,立刻命令西線各軍采取一切辦法,迅速抓住敵人,不能讓其逃脫,同時命令66軍“務必堅決阻止美24師北進,協同50軍殲滅該敵一部,截斷其后路。”
盡管66軍緊趕慢趕,但還是沒能在預定時間到達指定地點,此時的美第24師已經撤退,敵軍后路未能截斷,“聯合國軍”只以少數兵力在清川江北岸扼守灘頭陣地,主力部隊全部撤到了清川江以南。
彭德懷鑒于殲敵的機會已失,再加上后勤補給跟不上,糧彈共同困難,因此命令部隊停止進攻,第一次戰役宣告結束。
在志愿軍總部召開的第一次戰役總結會上,除了38軍因沒有斷敵后路而受到批評外,66軍也未能免受批評,彭德懷毫不客氣的說“在第一次戰役中,我們喪失了一些殲敵的機會,是需要引以為戒的,比如66軍在龜城方向上沒有抓住美第24師,放跑了敵人,66軍有責任,戒備疏忽,敵人都到了你當面嘛!你蕭新槐帶66軍入朝,是來打仗的,為什么不盯住敵人?”
在志愿軍最輝煌的第二次戰役中,之前受到批評的梁興初和蕭新槐都卯足了勁要打個翻身仗,66軍這次表現不錯,首戰擊潰對面的南朝鮮軍第1師,之后繼續向南推進,但是可惜的是,因為偵察不仔細,未能大膽穿插,使得當面的聯合國軍沒有被吃掉,在第二次戰役中,66軍殲敵1370余人,不過,這和38軍獨自殲敵一萬一千多人相比還是有點差強人意。
在之后的幾次戰役中,66軍倒是越打越順手,彭德懷也表揚他們“打得一次比一次好。”
但是公允地說,雖然在華北野戰軍內部,66軍的前身是1縱,但是在五個野戰軍里,華北野戰軍的實力較弱,而66軍更是一支偏師,66軍隸屬于楊成武的20兵團,楊成武兵團的華北野戰軍的三個兵團里是最弱的,而楊成武的主力是67軍,也就是說在即使在兵團內部,66軍的戰力也不是最強的。
之所以選中66軍,是因為這支部隊當時正在天津農墾,離朝鮮近,人員比較整齊,沒有什么剿匪任務。
而在入朝作戰之后,志司給66軍的任務主要也是佯攻為主,主攻任務很少,但這支部隊還是超出了大家的想象,每次戰役都有進步,確實是一支不錯的部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