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福建廈門華僑大學一班主任在班級群里就“河南學生夜騎開封”一事發表評論,他說那些大學生都是“移動的造糞機”、“酒囊飯袋”。
他說:“河南作為教育貧困省,一幫子移動的造糞機器無所事事,別人都在卷四六級、GRE、托福、雅思、實習、計算機考級,這幫xx卻花著父母的錢放飛自我毫無人生規劃!典型的酒囊飯袋!”
而這些侮辱性評論被發到網上后迅速引發了大眾的熱議。
這件事上了熱搜之后,我以為很多人會批評這個大學班主任的思想陳舊言語粗俗。結果沒想到,評論區很多人都在支持這個班主任說:
現在的這幫大學生早該罵罵了,他們配叫學生嗎,哪還有五四那時候的熱血,天下為己任的豪情!
再說了,這不是事實嗎,人家老師說的沒錯啊!真話還不讓說了!?
這頂多算是用詞不當!動機上來看這個老師并不是為了侮辱學生!人家老師也是恨鐵不成鋼而已!至于這么上綱上線嗎?!
人家老師說的雖然很直接,但這是事實啊!現在的大學生,你在你人生最重要的時候不去好好規劃未來,卻頭腦發熱拿著父母的血汗錢肆意揮霍!難道不應該被罵嗎?!
而且,夜騎給當地交通帶來了很大的困擾!我看啊,到時候出個事這幫大學生就老實了!
對于這件事,我想說的是:
一些人,你對于大學生群體對于年輕人帶有偏見,當然可以發表你不同的觀點,你也當然可以不喜歡他們的生活方式,但你不能隨意的貼標簽,進行地域歧視、人身攻擊!
更重要的是,你可以無知無趣,但你不能用你的狹隘單一無知無趣來定義別人正常的多元化人生!
夜騎一下到底有多大的罪過,至于扣上“酒囊飯袋”“移動的造糞機器”這樣惡毒的標簽嗎?
夜騎一下能花多少錢呢?怎么還能上價值給扣上揮霍父母的血汗錢的帽子呢?
你沒騎過共享單車嗎?來回夜騎一下家里就破產了嗎?
再說了,夜騎的路看著很寬啊,而且燈火通明視野良好,晚上也沒什么車,這條路還有限速還不讓大車走,全程都是遠離居民區的,也不存在擾民。
那既然不影響別人,年輕人結伴同行,一能鍛煉身體,二能出來走走社交,這不比把大學生關在教室聽那些無意義的被安排的講座或者放任大學生窩在宿舍打游戲強嗎?
大學生夜騎,這難道不是一種運動一種鍛煉嗎?這不是大學生該有的青春與活力嗎?我們的社會難道不正是需要這種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嗎?
而且,孩子們又不是在酗酒,也不是在胡吃海塞,也沒有妨礙別人,怎么年輕人以一種積極健康的心態進行一次長途騎行,還給當地帶來了經濟發展,就能被這位老師評價為“酒囊飯袋”呢?
而說到酒囊飯袋,我認為,這種對學生尖酸刻薄、毫無尊重、用詞粗鄙惡毒、滿腦子地域歧視、思想落后、認知單一,把生活和學習無腦對立、試圖把熱血青春拉入消極內卷的泥沼、沒有口德的低素質教師才應該是真正的酒囊飯袋!
請問,四六級,GRE、托福是有多么了不起嗎?誰說孩子們夜騎一下就說明他們對自己人生毫無規劃了呢?
在當今社會,年輕人面臨的壓力和競爭空前加劇,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應試教育中的分數,更需要的是實際生活中豐富多彩的經歷和體驗。
可一些人,嘴上說著希望年輕人可以健康快樂幸福,但實際上,年輕人只要一快樂他們就開始用“不務正業”來掃年輕人的興。
從這個老師的言論以及評論區一些人的留言來看,很顯然,這些人其實對于學習抱持的是一種功利的、庸俗的、單調的、為了學習而學習的低水平的認知。
他們把學習和生活粗暴的進行對立,認為學生就應該是無情的死氣沉沉的考試考證機器。
他們認為無論上課,還是周末,大學生就應該趴在教室、圖書館,一起內卷考證,才是大學生應有的模樣。
在一些人看來,考試成績才應該是學生們追求的目標!年輕人只要積極探索世界、挑戰自我、享受生活就是一種不務正業!
在他們看來,學生只有工具屬性,沒有精神追求!
這種人,他們躲在規則教條的糞坑里,整天和蒼蠅蛆蟲為伍,他們看到的都是蠅營狗茍的污穢,所以他們似乎看不得甚至羨慕嫉妒恨年輕人活力燦爛多姿多彩的青春。
但可怕的是,他們還總是喜歡打著“我是為你好”的名義傾瀉著他那抑制不住的思想糟粕來打壓年輕人。
而這種,在庸俗的糞坑中打滾,像拉痢疾一樣輸出思想糟粕的人,不應該才是真正的“造糞機器”嗎?!
本期推薦書籍:《教育學》——王道俊 郭文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