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證監會發布了關于昆山丘鈦微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簡稱:丘鈦微)在創業板注冊終止的通知書,宣告了丘鈦微上市的失敗。
據了解,丘鈦微成立于2007年10月,是一家全球領先的智能手機中高端攝像頭模組和指紋識別制造商。這家公司成長還是非常快的,目前在攝像頭模組這個領域,排名全球前三。
公司可以批量生產200萬-2億像素不等的攝像頭模組,也可以生產雙攝像頭或者多攝像頭模組。公司生產出來的高端攝像頭不僅可以用在智能手機上面,也可以用在無人機、智能家居、新能源車上面,應用范圍很廣。總而言之,只要是能夠用到攝像頭的場景中,都可能有丘鈦微的影子。
公司的攝像頭都賣給了誰呢?在手機領域,我們常見的OPPO、vivo、華為、小米等都是丘鈦微的客戶。以2022年為例,OPPO一家公司就從丘鈦微購買了38.5億元的貨,占總營收的29.8%。Vivo也從公司購買了32.1億元的貨,占總營收的24.8%。看來OV兩廠才是公司最大的金主,給公司貢獻了超70億元的銷售收入。
在車載攝像頭方面,公司的客戶群體也在不斷擴展,目前已經與問界、五菱、吉利、小鵬、上汽等車企合作。公司還拿到了比亞迪、埃安、蔚來等多家車企的供應商資格認證,銷量有望迎來增長。
丘鈦微的母公司丘鈦科技早在2014年就已經赴港上市,本次丘鈦科技準備把集團最核心的公司丘鈦微獨立拆分出來進行上市,而且是在創業板上市,擬募資30億元。其中,拿出14.92億元建造智能手機高端攝像模組開發及生產項目,6.89億元打造IoT攝像模組開發及生產項目,3.2億元用來拓展車載攝像模組生產項目,共計25億元。剩下的5億元用來補充流動資金。
那么問題來了,丘鈦微為什么一張口就想融資30億元呢?因為公司認為業績是可以支撐它募資這么多的。
2021年-2023年上半年,公司的營收分別為170.7億元、129億元、51.6億元,凈利潤分別為9.05億元、2.15億元、0.68億元。不難看出,公司的業績出現了比較難看的下滑狀況。
公司其實是在2021年6月就已經被深交所受理IPO了,2022年8月,公司成功過會,這對于公司來說已經成功了一大半了,只需要提交注冊,并且注冊通過,就可以等著上市了。
公司是在2022年12月提交了注冊申請,就這樣一直等啊等,就是沒有等到注冊通過的申請。之所以會發生這樣的情況,一方面是因為當時的環境不好,市場比較低迷。另一方面則是公司業績出現的較大波動,這是不能夠容忍的。
除了環境和業績波動以外,公司還在上市之前進行了大額分紅,公司2020年的凈利潤是8.85億元,但是分紅額卻高達10.9億元,這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
從產能利用率上,公司也很難對融資擴建項目做出合理的解釋。2020年公司的攝像頭模組的產能利用率是70.3%,但是到了2023年上半年,已經跌到了50%以下,為48.76%。既然公司的產線就完全夠用了,干嘛還要再花25億擴充產能呢?
截至2023年底,公司的員工為9396人,也算是一個接近萬人的大廠了。由于種種原因,這家大廠沒有辦法實現子公司的拆分上市。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用并購思維與重組模式融合,全世界都是你的舞臺!
在新商業的世界里,沒有被淘汰的行業,只有被顛覆出局的企業,現在所有的商業競爭都會聚焦在“并購與重組”上。
一家公司或者一位老板,如果并購思維與重組能力短缺,注定會提前敗下陣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