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書上說,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的必然產物。雖然2008年次貸危機造成的損失了數萬億美元,但是從深度和廣度來講,1929年的全球經濟危機才是最嚴重的。
1929年經濟危機首先在美國被引爆,然后蔓延到全世界,牛奶寧可往河里倒的故事就發生在這場危機當中。德日兩國為了擺脫經濟危機,先后走上法西斯道路,從而導致了空前慘烈的二次大戰。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經濟危機最先爆發在美國,又會這么快蔓延到全世界?按說當時的美國已經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和工業強國,比其他國家更有應對危機的實力,可美國反倒成了最薄弱的一環,把全世界都拉下了水。
原因說起來也簡單,正是美國首先發起了針對歐洲的貿易戰,才會引爆這場經濟危機。1929年5月28日,眾議院通過了《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案》,將進口商品的平均關稅提高到47%。
如果大家對這個數字沒有概念的話,我們可以回顧一下歷史。鴉片戰爭后清朝失去關稅自由權,由外國人制訂并把持的關稅只有5%。18世紀歐洲的關稅水平在15-30%之間,可見美國的關稅有多高。
1929年的美國人跟今天一樣,總覺得別人占了自己的便宜,恨不得不進口其他國家的工業品,自己的工農業產品卻可以任意出口。《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案》的目的就是想做到這一點,保護美國資本家的利益。
此后,胡佛總統和參議院先后批準法案,使美國的關稅水平大幅度提高。隨著法案的落實,美國經濟很快出現下滑,股市大跌。越是這樣,提高關稅看起來越有必要性,進一步促使美國政府推動法案,最終引爆了那場大蕭條。
從理論上講,關稅提高后,本國產品將占領更多的市場,對發展本國工農業都是有利的,那為什么《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案》卻起到了反效果呢?因為歐洲國家也不是傻瓜,既然你美國可以提高關稅,我當然可以采取報復行為,也給你加關稅。
首先反擊的是加拿大,對美國商品加征50%關稅,然后是意大利和西班牙,對美國汽車加征150%的關稅,很快法國、英國也加入進來,不光加關稅,還對美國商品采用配額制,每年只能進口這么多數量,不允許超出。
正是歐洲國家的全面反擊,使美國的工農業出口受到沉重打擊,大量歐洲資本紛紛拋售美國股票撤回歐洲,這才是美國爆發經濟危機的真正原因。
快一百年過去了,美國人似乎并沒有從中吸取教訓,仍然喜歡到處發動貿易戰形式。這一次的貿易戰會不會再次引發全球經濟危機,恐怕也不是美國人所能控制的。很多專家預言,美國乃至全球大蕭條已經在形成中,美國必將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