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呀!這是全球罕見的盛事。
去年5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我參與了現場,今天1000萬輛下線。僅一年時間就翻了一番,真是令人震驚!這是什么速度?這絕對是引領中國速度的新高度啊。
11月18日,比亞迪成立 30 周年暨第 1000 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發布會盛大舉行。本次發布會除了慶生和宣布1000萬輛新能源汽車隆重下線外,很多比亞迪車主和客戶非常關心的一件事就是,近期非常熱鬧的抽獎活動將在上午10點正式開獎!30仰望30臺騰勢Z 9GT外加30臺方程豹豹8,內外兼顧,力度絕對史無前例,你想想多刺激啊。
有人說比亞迪摳門,送車就送車唄,居然只是送使用權!其實這使用權不好理解嗎?就是讓你終身使用,但不得轉賣給別人,這正是體現了比亞迪對支持它的用戶“感情”的忠貞如一的情懷。這就是好比是你的戀人送你一個大禮,假設你要把它賣了換錢,那么這份大禮的意義還在嗎?所以大家不用想多,只能說比亞迪對這件事是很認真的。
這屆發布會還有一個重要亮點是與以往與眾不同的。那就是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和團隊高管把這屆發布會開成了超級宏大的商業故事會,現場與觀眾分享比亞迪一路走來的艱辛與坎坷,啟發人生,催人奮進。
回顧比亞迪的創業和發展歷程,總結下來的一個重要精髓,就是一個字“敢”!敢想、敢干、敢堅持,是比亞迪30年的主旋律。比亞迪30年來有多敢?比如:
比亞迪的創始人王傳福,1994年,他放棄了人人羨慕的鐵飯碗,帶著20個小伙伴在深圳開始了他的創業之旅。那時候的比亞迪,可以說是兩手空空,但王傳福和他的團隊硬是憑借著一股子“敢想敢干”的精神,主動走起了彎路,扎扎實實優化電池產品,著眼于電池自放電、循環壽命差、電解液性能等一系列問題,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最終在電池領域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
其實在20年前,比亞迪的電池工廠已經在全球是排名前三的企業了。
初嘗技術改變命運甜頭的比亞迪,接著又從收購西安秦川汽車起步,大膽地將目光投向了電動車這個當時還鮮有人問津的領域。要知道,在90年代,電動車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還是個新奇的概念。但比亞迪不僅看到了新能源汽車的巨大潛力,而且還成為了這一領域的先行者之一,這股子敢為天下先的精神,讓人不得不佩服。
當然,成功者的路途并非一帆風順。比亞迪首次涉足汽車制造時,推出的“316”車型因為經驗不足而遭遇滑鐵盧,即便是當時已經投入幾個億研發費用和團隊無數日日夜夜的心血,但王傳福依然果斷砍掉了這款車型,轉而通過拆解幾十臺暢銷車反復研究,帶領團隊重新出發,經過不懈的努力,終于推出了廣受好評的F3車型,成了當時的“銷冠”,從而一舉成名。試問這樣的膽魄和決斷能力幾人能有?
更難能可貴的是,比亞迪在2009年至2019年最低谷的十年間,盡管面臨月銷量只有3萬臺車、利潤下滑40%、合伙人紛紛撤退等重重困難,比亞迪依然堅守初心,不斷加大技術研發力度,推出了諸如第二代DM技術和Dragon Face設計語言等一系列創新成果。
即使在最艱難的2019年,比亞迪依然豪擲80多億用于研發,這種對未來的投資,正是其能夠持續領跑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關鍵所在。用王傳福的話說就是“研發投入不是燒錢,而是在存錢。”
所以說,比亞迪的發展歷程,就是一部“敢”字當頭的奮斗史。無論是面對挑戰還是低谷,比亞迪都能保持初心,勇敢前行,這份勇氣和堅持,實際創業過程中,并不是每一家企業都能做得到的,但它確實是一家超級巨頭的成功核心秘訣,值得每一個干企業的人學習。
輝煌已經鑄就,未來的路還很長。戰略企劃槍手在這里也衷心期待比亞迪的經驗能夠啟發中國更多的企業,引領中國汽車產業走在全球新能汽車的前列,真正無縫對接、完美地實現中國汽車工業強國之夢!
祝比亞迪30周歲生日快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