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冰冷陰暗的牢房中,一束刺眼的陽光從窗外照進這令人絕望的黑暗,只見在角落中蜷縮著一個年過半百的老人,他頹廢地坐在墻邊,嘴里低聲嘟囔著:反革命,我怎么成了反革命呢?這位老人為了新中國的成立,不惜搭上自己的生命,將自己的青春獻給了黨的偉大事業,但是他無論無何也沒有想,到在晚年自己竟然成了這幅模,一心為國的自己竟然成為了一個人人喊打的反革命,這究竟是哪里出了問題?
華克之
刺殺蔣介石未果
或許這樣茍且地活著,已經沒有任何意義,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老人嘆了口氣,慢慢地舉起手中的筷子,絕望的將筷子狠狠地插入自己的眼窩,頓時獻血從眼眶中不斷的流出,老人強忍著疼痛,正當他接著自殘時,一位巡邏的獄警正好發現了這個自尋短見的老人,制止了他的行為,并見將他送往醫院進行救治,這才保住了他的性命,這位老人是誰?為何被人當成反革命者?他又為何在監獄中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華克之
這位要自殺的男子名叫華克之,當年他制造了轟動一時的刺殺案件,1935年11月1日,南京發生了一起震驚中外的刺殺案件,這天是國民黨第四屆六中全會開幕的日子,由國民黨大佬汪精衛和蔣介石主持,上午9分,開幕會結束,100多名國民黨從大禮堂魚貫走出,按照大會規定,大家需要前往中央政治會議廳前合照,而汪精衛自然就站在中間的位置,就在大家拍完照正在寒暄時,突然從眾多記者中,一名記者趁人不注意的時候,從口袋中掏出手槍高喊著:打倒賣國賊。一邊朝著汪精衛連開了三槍。
汪精衛
隨著槍響,汪精衛在眾人的驚呼聲中倒在了血泊中,而這時會場的秩序頓時大亂,委員們四處逃散,距離汪精衛最近的張學良立即反應過來,直接打掉了刺客的手槍,而汪精衛的侍衛趁機向刺客開槍射擊,這名刺客身中數槍,在眾人的注目中倒下,那么這位刺客的身份到底是誰呢?經過查證,此人是晨光通信記者孫鳳鳴,蔣介石知道此事后大發雷霆,堂堂國民黨副總理,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遭到刺殺,這件事傳出去,他們國民黨的面子往哪里擱。
蔣介石
不僅面子上過不去,蔣介石也成為了第一個懷疑對象,因為他和汪精衛素來不和,這次刺殺說不定是蔣介石安排的,面對眾人的指責,蔣介石百口莫辯,只能抓住幕后真兇,洗刷自己的冤屈。
于是在蔣介石的命令下,警衛們順藤摸瓜,不久就查到了刺客孫鳳鳴的妻子,還有通信社的負責人等,他們先后被捕入獄,可有一個關鍵人物卻逃之夭夭,他就是晨光通訊社的社長胡云卿,胡云卿是華克之的化名,他為了掩藏身份曾用過多個化名,胡云卿就是其中之一。
華克之
華克之從小出身名門,豐衣足食,受到過良好的教育,而他并沒有像其他富家子弟一樣走上仕途,而是愛國主義的堅定者,
像他這種風度翩翩的儒雅公子,加上家庭顯赫,只要選擇遠赴重洋進行深造,必然前途一片光明,但他并不是那種貪圖安逸的人,九歲那年,他親歷辛亥革命爆發,看著父親整日為了革命事業,在外奔波忙碌的身影,他年幼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從此就萌發了“茍利國家生以死,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愛國情懷。
辛亥革命
自他步入中學后,五四運動開始在全國掀起熱浪,隨著各國的響應越來越多,將全國的愛國情懷推到了高潮,受到愛國運動的影響,他開始研究孫中山先生的著作,他認為這就是他一直在尋找的救國綱領,他不斷地探索,立志奉獻自己的一生,成為一名三民主義的追隨者。
1920年,華克之加入了國民黨,以此來實現自己救國的崇高理想,他在南京各地進行愛國演講,企圖喚醒人們心中的愛國熱情,他極力勸說全市人民拒絕一切與英國的交易,并倡導用實際行動來反對帝國主義,彼時國民黨右派勢力還沒有迅速膨脹,國共兩黨的合作,目前還十分融洽,但是這穩定的局面很快就被蔣介石破壞了。
五四運動
密謀刺殺計劃
當時的華克之,對國共兩黨之間的合作抱有很大的希望,畢竟誰都不想再次爆發戰爭,戰爭爆發受苦的只有百姓,但在1927年,孫中山先生剛逝世兩年后,蔣介石和汪精衛就發動了反革命正政變,大肆殺害共產黨同志,破壞國共兩黨合作的統一戰線,而華克之華這種愛國的熱血青年,怎能容忍蔣介石破壞國共兩黨之間的合作,他對蔣介石和汪精衛這種反革命的行為表示極度的憤慨,并公開表示反對蔣介石。
蔣介石
一開始蔣介石是想拉攏華克之地,并向他投去了糖衣炮彈,但不管蔣介石怎樣誘惑,華克之的態度強硬,堅決不與蔣介石同流合污,直接拒絕了他的要求,被拒絕之后的蔣介石面子上過不去,一氣之下便命人逮捕了華克之,之后又找了一個莫須有的罪名,將華克之關進了監獄,備受折磨,幸得華克之有幾個國民黨內部的朋友向蔣介石求情,才將華克之拯救出來。
蔣介石
出獄之后的華克之義無反顧地走上了反蔣的道路,他只身一人離開了生活近十年的南京,來到上海,當時的上海租界,人口復雜魚龍混珠,而這樣的環境正好掩護了華克之的反蔣行動,之后,他在新南路232號狹小的弄堂里,給自己租了一間房子,還在上海結實了許多痛恨蔣介石的有志青年,其中就有就有孫鳳鳴,還有“暗殺之王”王亞樵。
王亞樵
王亞樵俠肝義膽嫉惡如仇,對蔣介石的暴行更是表示非常不滿,而王亞樵見華克之身手不凡,就問他:你愿意跟著我干嗎。華克之鏗鏘有力地回答道:只要你反蔣,我就跟著你。很快志趣相投的華克之就投奔了王亞樵,成為了王亞樵手下的四大金剛之一,他們經常聚在一起談論國事,每次談到蔣介石殘忍殺害愛國人士時,都會將蔣介石臭罵一番,來解解氣,但隨著蔣介石的舉動越來越過分,他們不得不將刺殺蔣介石的計劃提前。
王亞樵
而華克之知道,這次暗殺活動,對于整個暗殺小組而言,只許成功不許失敗,而在這期間,他們只能眼睜睜看著蔣介石一步步將東三省變成了日本殖民地,又與他們簽訂了屈辱的《上海停戰協議》,他們心中的悲憤和哀傷早已如洪水一般,即將噴薄而出,但為了達成最終目的,大家只好默默忍受。
蔣介石
1933年。李濟深與19路軍在福建,成立了抗日反蔣的人民革命政府,這個消息對華克之和每一位愛國人士來說,無疑是振奮人心的好消息,這將是一次絕佳的停止內戰共同抗日的機會,于是華克之立馬動身,與福建人民革命政府取得聯系,但李濟深的反蔣熱情的背后并沒有軍權支持,很快就處于被動。
李濟深
最終在蔣介石的打擊下,他們艱難地抵御了三個月,最終不堪重負,這件事徹底毀滅了華克之想要用溫和的方式對抗蔣介石,眼前刺殺蔣介石刻不容緩,而在此期間,中國共產黨曾多次向華克之發出邀請,都被華克之一一拒絕,因為中國共產黨拒絕參加任何刺殺行為,而華克之刺殺蔣介石,只是為了實現他心中救國的理想,一切都是為了國家和人民。
蔣介石
于是為了掩人耳目,聚在一起的愛國人人士自發籌集了經費,成立了南京晨光通訊社,用此來更好地將近蔣介石,在通訊社成立之后,暗殺小組曾多次接近蔣介石,但都以戒備森嚴而以失敗告終。
就在大家苦苦尋找機會始時,終于1935年,南京召開的國民黨四中全會,孫鳳鳴幾經周折獲得了采訪的特別通行證,他們喬裝打扮進入了會場,隨時準備將蔣介石一槍斃命,但對于就同樣是背叛革命投靠日本的汪精衛來說,沒能殺掉蔣介石,將他殺掉也不錯,畢竟他們兩人對中國來說同是禍害。
國民黨四中全會
毛主席:你不能留在這里
于是華克之化名胡云卿,和愛國義士孫鳳鳴一起,以晨光通信記者的身份進入了國民黨會堂,11月1日上午,在開幕會結束后,這些國民黨的代表們陸續走出會堂,準備一起合影,而汪精衛找到蔣介石邀請他一起合影,但蔣介石今天卻不知怎么的心神不寧,不愿意外出合影,并說當前危機四伏,還是小心為妙,還勸說汪精衛最好不要去合影。
蔣介石
但汪精衛卻笑了笑說,蔣介石太過謹慎,于是就自己走了出去,隨著100多名國民黨代表在臺階上陸續站滿,站在最前排的是汪精衛和張學良,唯獨缺少蔣介石,眼看拍照就要結束,蔣介石一直遲遲不肯露面,華克之猜測,這次合影蔣介石是不會出現了,于是在記者拍照剛結束,混在記者群中的孫鳳鳴突然掏出手槍,對著汪精衛連開三槍。
汪精衛
汪精衛應聲倒在血泊中,而孫鳳鳴也在那場刺殺中犧牲,華克之趁亂逃離了現場,聞聲趕到的蔣介石,急忙叫人將汪精衛送到醫院搶救,而汪精衛因為三槍都沒有擊中要害,索性沒有生命危險,而其中一發子彈打在了脊柱旁邊,它將永遠的鑲嵌在汪精衛的身體中,并在之后的幾年內,汪精衛一直遭到遺癥的折磨。
汪精衛
而國民黨六中全會上響起的槍聲,震驚了全國,不管是刺殺的對象,還是刺殺的結果,都足以在全國引起巨大的轟動,在汪精衛遭到刺殺后,蔣介石就成為了第一個被懷疑的對象,因為兩人之間向來不和,所以在戒備森嚴的國民黨六中全會上,蔣介石就有充分的刺殺的時機。
蔣介石
汪精衛的妻子更是緊緊抓住蔣介石的衣服又哭又鬧問:為什么要刺殺汪精衛。而李宗仁和白崇禧也打電話責備蔣介石,汪精衛突然被刺殺,整得蔣介石頭上突然被扣了那么大一口黑鍋,他的心里也不好受,于是他找來戴笠,并命令他在一定期限內找出真兇,洗清自己的冤屈。
蔣介石
戴笠順著孫鳳鳴的身份找到了晨光報社,所有與晨光報社有關聯的人,無一都被抓捕,特別是孫鳳鳴的妻子,在經受過毒打之后,將其殘忍的殺害,而王亞樵也難逃國民黨的魔爪,蔣介石不惜用殘忍血腥的手段鎮壓這次的刺殺,而華克之也多次從戴笠的追捕中逃脫。
戴笠
但他無法忍受長期的茍且偷生,經歷了晨光社的悲劇,華克之意識到,只有共產黨領導的無產階級革命才是真正的救國之道,于是心灰意冷的他決定來到延安試一試“運氣”,而毛主席卻親自會見了這位孤膽英雄。
他對華克之非常地賞識,為了保護華克之的身份,主席并未公開同意華克之加入共產黨,毛主席告訴他,殺了蔣介石一人,并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反而不利于抗日戰爭,為了保護你的身份,你不能留在這里。于是在黨的安排下,華克之回到了華南地區,成為了潘漢年的情報助手,為黨和人民奮斗在革命隱蔽戰線上。
毛澤東
而華克之這一干就是十多年,在此期間,他為黨做出了許多突出的貢獻,1939年底,經潘漢年的介紹,華克之光榮地加入了共產黨,1945年,日本投降后,華克之喬裝成國民黨官員,向日本收繳了大量的軍火用來補充新四軍,為了實現革命理想,華克之用多重身份游離在國共兩黨之間,使得他在革命勝利后,政治立場遭到了質疑。
之后他與上司潘漢年一同被捕入獄,而這一關就是十多年,而后因為“內奸”罪,被判處11年,而他的妻子也難逃其就,直到1963年,才被獲釋,晚年的他只能依靠圖書館里管的職位,謀取微薄的薪資度日。
華克之
好在蒼天有眼,在經過漫長的歲月洗禮,華克之的聲譽得到平凡,黨中央認可了他在革命時期的出生入死,對黨和人民的偉大貢獻,此后,華克之將自己多年的風雨寫成了一篇文章,供世人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