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6月16日,剛從朝鮮戰場上回來,一身肅殺氣未完全收斂的秦基偉軍長,滿懷激動地踏進了中南海菊香書屋。
去年十月,他指揮志愿軍第15軍取得了上甘嶺大捷,給美軍以重創。
豐碩的戰果,讓全國都為之沸騰。
毛主席更是喜上眉梢,要親自接見他。
秦基偉又緊張又歡喜,從軍幾十年,他還沒見過毛主席,要是不小心說錯話了怎么辦?
不過,出乎意料的是,毛主席非常親切,三言兩語就卸下了他的緊張感。
到最后,秦基偉“膽大包天”,都敢和毛主席開起玩笑了。
毛主席也不惱,而是很配合地做出了一副驚訝的樣子:“我可沒這樣說呀!”
那么,秦基偉和毛主席開了什么玩笑呢?
上甘嶺一戰封神
秦基偉是從黃麻起義中走出來的將軍,有“秦大膽”之稱,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
抗日戰爭時期,他曾孤身炸鬼子炮樓,端著機關槍打頭陣,沖進敵軍包圍圈,主打一個藝高人膽大。
解放戰爭時期,秦基偉率領部隊強渡黃河,一路勢如破竹,連克十五城,戰功赫赫。
此后,他接連投身于淮海、渡江、兩廣、解放大西南等戰役,實乃久經沙場的宿將。
只不過,一個很無奈的事實是,整個戰爭年代,毛主席手下的驍將太多了。
在大佬們的光環籠罩下,秦基偉的存在感就低了一點。
上甘嶺戰役,是他的成名戰。
說起來,去朝鮮戰場這事兒,還是秦基偉主動求來的,求了三次。
大部隊入朝前,他撂下豪言壯語:“我的名字不書英雄榜,便上烈士碑!”
這是抱了必死的決心。
這種決心,我們在15軍,甚至是整個志愿軍隊伍中,都能看到。
1952年10月14日,不成功便成仁的秦基偉率領15軍,在上甘嶺和聯合國軍展開了殊死對決。
凌晨三點多的夜幕里,美軍320門重炮齊齊嘶吼,以每秒六發炮彈的頻率,對著志愿軍的陣地狂轟濫炸。
塵土飛揚,鮮血四濺,震耳欲聾的炮聲里,十五軍損失慘重。
某師15個連入場作戰,建制都被打沒了,幸存的士兵加起來,還組不成一個班。
秦基偉接到前線的傷亡戰報,說不心疼是假的。
但他想到戰役開始前,彭老總說過的話,還是咬咬牙召開了會議,表達決心:
“傷亡再大也要打下去,十五軍打光了也在所不惜!”
這句話,秦基偉幾乎是吼出來的。
誠如彭老總所言,上甘嶺為五圣山之前沿,而五圣山乃朝鮮中線之門戶。
若五圣山丟了,志愿軍便會被迫后撤200公里,進而陷入無險可守之境。
所以,上甘嶺死都不能丟。
意識到此次戰役事關重大的秦基偉,才會動員15軍的將士。
哪怕舍了這一條命,舍了十五軍全軍,也要把敵軍阻攔在上甘嶺陣地之外!
接下來的時日里,秦基偉指揮15軍成功抵御住敵人多達一百余次的大小進攻。
飛機扔炮彈,那就把飛機打下來,開創步兵打飛機的奇跡先河。
當子彈消耗殆盡之時,毅然抱起炸藥包,與敵人同歸于盡。
舍命炸地堡,肉身堵槍眼,這種驚天地泣鬼神的場景,在上甘嶺接二連三地上演。
3.7平方公里的山頭早已被鮮血浸透,隨手抓起一把土,其中便有數十個彈片。
11月25日,志愿軍發起無畏的猛烈進攻,重創敵軍,致使敵軍再無反攻之力,上甘嶺戰役就此宣告結束。
此役,“聯合國軍”傷亡人數竟達2.5萬之眾。
巨大的傷亡面前,原本在談判桌上狺狺狂吠的美國代表,竟也說起了人話。
在美國國內,反戰情緒洶涌澎湃,民眾對杜魯門大肆抨擊,直罵得他狗血淋頭。
此次慘敗,使得朝鮮戰爭在美國民眾心中淪為最不得民心的戰爭。
跑到他人家中搶奪財物,卻被人家喚來的幫手揍得鼻青臉腫。
關鍵吧,這幫手還比自己窮,這誰丟得起這個臉?
與美國人的壓抑憋悶不同,中國人可謂喜氣洋洋、意氣風發。
12月16日,毛主席發表講話,高度肯定了上甘嶺戰役。
1953年6月,秦基偉踏上歸國之旅,奔赴北京。
這一次,他前往首都,不僅要向首長們匯報上甘嶺的戰斗情況,還要去見毛主席。
這也是他第一次和毛主席見面。
那么,這次見面,秦基偉和毛主席都說了什么呢?
毛主席親自接見
1953年6月16日,秦基偉第一次走進毛主席的菊香書屋。
主席已經等在里面了。
見到秦基偉后,主席快步趨前,笑容滿面地握住秦基偉的手,旋即恭請他坐在自己身旁。
“我們過去沒有見過面,你在太行當過司令?”
毛主席一邊問,一邊從隨身攜帶的香煙盒里抽出一根煙,遞給秦基偉。
秦基偉也是一個老煙民了。
打上甘嶺的時候,他每天焦躁得不行,得抽兩包煙,心里才踏實點兒。
但是,他第一次見毛主席,有點拘束,不好意思當著主席的面抽煙。
就撒了一個善意的謊言:
“主席,我不抽煙。”
毛主席“哦?”了一聲,很是驚訝的樣子:
“當軍長的還不會抽煙啊!”
說完,毛主席也沒有勉強秦基偉,自顧自地點燃了一根煙。
他將香煙夾在指間,開始進入正題:
“你們在上甘嶺打得不錯呀!”
毛主席的夸獎向來都是直言不諱的,秦基偉謙虛回道:
“主席領導得好。”
毛主席笑了笑,顯然心情很好。
他問秦基偉,美國人好不好對付,在朝鮮待了三年,有沒有打美國佬的經驗?
秦基偉誠實地說出了自己的感受,還條理分明地說了一下敵軍的長處和缺點。
最后,他總結道:
“美國佬沒什么了不起,不可怕。”
毛主席連連點頭,很認同秦基偉的話,還幽默地將美軍比喻成紙老虎。
一番交談下來,秦基偉的緊張已經散去了一大半。
他和毛主席圍繞上甘嶺戰斗和愛吹牛的美軍說了很多。
兩人不管說起什么話題,都能說到一塊兒去。
氣氛正好時,秦基偉也沒忘記犧牲的戰友。
向毛主席講述了上甘嶺戰斗中涌現出來的英雄故事,毛主席聽得津津有味。
察覺到毛主席不是想象中的高不可攀,秦基偉狠狠地松了一口氣。
談話進行到下半程,毛主席談到前線戰士的吃穿問題時,秦基偉居然還有閑心,和毛主席開起玩笑來了。
他說,有一次,一位戰士往國內打電話。
接電話的人向戰士們傳達了毛主席的指示,說毛主席讓他們吃好點,最好一天一個雞蛋。
有趣的事發生了。接線員帶有口音,戰士竟把“吃好點”誤聽成“吃炒面”。
“所以那段時間,大家每天都在吃炒面。”
秦基偉笑著說。
毛主席聽完,先是詫異了一瞬,然后做出冤枉的表情來,連連擺手:
“我可沒有這樣說,你不能冤枉我啊!”
話落,兩人都朗聲大笑起來。
這次會面,就在一陣愉快的笑聲中結束了。
離開北京后,秦基偉遠赴云南,任云南軍區副司令,在廣袤的西南地區,繼續發揮自己的光和熱。
1988年,秦基偉任國防部長。
同年,他被授予上將軍銜。
雖然,自從那次會面之后,秦基偉就很少見到毛主席了。
但毛主席的親切隨和,毛主席對將士們的關愛,永遠留在他的心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