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萬五千里長征,有一項唯一,就是一支成建制游擊隊從川東找到遵義,只差半天時間與中央紅軍失之交臂,然后他們在后面一直跟隨中央紅軍的腳步,從遵義跟到貴陽,然后到云南,再渡過金沙江回到川西,又從大涼山追到大渡河,最后過了瀘定橋追上了擔任后衛的紅9軍團,回到了中央紅軍的懷抱。這一路追隨,從1935年3月初到1935年6月初,整整追了有3個月以上,行程恐怕有5000里吧?而且這還不算,想一想中央紅軍在前,后面有幾十萬尾追的中央軍、川軍、黔軍、滇軍,一支90余人的游擊隊又在敵軍后面緊追,他們面臨的是怎樣險惡的環境呢?更神奇的是,追了三個月,這支90余人的游擊隊隊伍居然變大了,與中央紅軍匯合時,他們已經發展到有140余人了。
追趕中央紅軍的這支游擊隊是四川地下黨領導的游擊武裝,是1931年冬川軍楊森第2混成旅9團的1個連在負責軍運的地下黨領導下舉行起義成立的,之后一直在川東、川北一帶,穿便衣開展游擊活動。老紅軍劉華榮,四川儀隴縣立山鎮梭嘴村人,當時就參加了這支游擊隊,開始時任3中隊4小隊小隊長,據他回憶游擊隊屬于四川地下黨領導的軍聯營。1934年時,劉華容接受上級安排,帶著游擊隊90多人,先便衣南下到南充,經過準備把楊森的一個兵工廠彈藥庫炸了,然后又從南充經過武勝、合川,在重慶地下黨接應下到了重慶。他們到了重慶兩江邊的一個碼頭,把劉湘21軍從省外運來的武器彈藥奪了,除將兩箱100支手槍和部分彈藥留下自用外,其他全部丟入長江,不讓劉湘拿去進攻川陜蘇區。
遵義會議紀念館
在重慶完成任務后,已是1935年初了,劉華榮帶領游擊隊并沒有回川北,而是遵照地下黨要求,從重慶到遵義一帶去尋找中央紅軍。在地下黨安排下,重慶到遵義一路比較順利。他們到了遵義城附近時,大概是3月初的一天下午,比較湊巧的是當天上午紅軍撤出了遵義城,時間正好相差半天。當時中央軍、黔軍、川軍大部隊在后追擊中央紅軍,在某一處還在發生戰斗,劉華榮帶隊趕到槍聲附近,在敵軍后面射擊,騷擾敵軍掩護主力撤退。
因為追擊的敵軍有幾十萬,劉華榮帶領小部隊一時不能通過敵軍活動區域追上中央紅軍,他們就跟在敵軍后面跟。這時他們不能走川滇黔驛道和公路了,他們就翻山越嶺,走沒有人走的荒山野嶺,因川滇黔民風民俗差不多,作為西南當地人還是有地利優勢,他們一直跟著。期間劉華榮他們到過赤水,垂直翻過赤水丹霞地貌的紅色巖石,沒有吃的就在山中打獵。途中,劉華榮帶領便衣隊采取靈活的戰術,沒有遇到大的危險,部隊也由90多人發展到140多人。
這樣走了3個月,到了大渡河的瀘定橋,劉華榮他們過了橋不久就追上了當時負責后衛的紅9軍團。(當時紅9軍團負責守衛瀘定橋,是最后撤離瀘定橋的部隊。)到了二郎山腳下的甘溝(未查到現在甘溝叫什么名字),劉華榮向紅9軍團領導說明情況后,就光榮的加入紅9軍團,劉華榮分在9團10連任排長,140多名四川游擊隊員們分別分在了7、9團。(當時紅9軍團每個團人數不足一個團,比1個營稍微多一些)
劉華榮他們剛一參加中央紅軍,就馬上參加了戰斗,在甘溝阻擊尾追而來的敵軍。甘溝在二郎山下,是個交通要道,地勢十分險要,紅9軍團控制山頭,扼守溝口通道。敵人想奪取溝口通道,先組織敢死隊,帶上大刀和短槍猛沖,每次上百人,發起了九次沖鋒。劉華榮所在的9團奉命死守,打退了敵人多次沖鋒,敵軍傷亡過半,被迫撤退。劉華榮所在的10連100多人,也只剩下30多人了,戰斗中劉華榮代理連長繼續戰斗。戰斗勝利后,紅9軍團也撤離甘溝,向天全、蘆山前進,準備翻越夾金山,原來劉華榮游擊隊的戰士們也跟著紅9軍團,繼續長征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