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島原本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太平洋小島,由于美國多年來在這里大搞軍事建設,使得這座原本的邊遠小島已經變成了美國在西太平洋上最重要的海空軍事堡壘。尤其是在近年來,美國懾于西太強國的軍力發展,已經越來越重視包括關島在內的第二島鏈上的軍事建設(近年來也多次傳出有駐日美軍遷往關島的消息),關島在美軍眼中的重要性也與日俱增,堪稱是伸向西太的“美國之矛”。
根據相關數據統計,目前島上的美軍總數有六千多人,其中美國空軍有兩千多人、海軍將近四千人、陸軍至少數百人。美國在這里建設有可以停靠核潛艇的阿普拉軍港,可以部署戰略轟炸機和隱身戰機的安德森空軍基地等。我們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一旦美軍真的要悍然對臺海進行“武力干涉”,那么關島一定是最重要的前進基地。對于這樣的一柄“美國之矛”,我方自然也不可能不會有應對之法。近年來,我方的導彈實力和技術已經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各種新型的中程導彈也是層出不窮,其中有不少中程導彈的射程都可以覆蓋關島地區。因此,這些中程導彈也被稱為“關島快遞”。“關島快遞”的誕生,象征著中國在中遠程打擊能力上的長足進步,能夠對美軍在西太平洋地區的核心基地形成強大的戰略威懾。
不過,近期一則消息的出現,卻讓人難免對大名鼎鼎的“關島快遞”的威懾能力產生了疑問。近期,美軍相關部門公開宣布,美軍在關島進行了首次彈道導彈攔截測試,利用“標準-3 Block 2A”攔截彈,成功摧毀了一枚中程彈道導彈靶彈。這一消息一出,頓時引起了美西方媒體的一片歡騰,西方普遍認為,這很有可能意味著解放軍的“關島快遞”對關島的威懾能力已經被削弱。那么,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先說結論,筆者認為,美軍的此次彈道導彈攔截測試,其實更像是一場心理安慰性質的自娛自樂,象征意義遠大于實戰意義。首先,美軍盡管對我軍存在著全面軍事優勢,但是在部分領域,尤其是導彈領域內,我軍已經達到乃至超過了美軍的技術水平。比如,我軍目前已經服役了大量的性能先進的高超音速導彈,而美軍目前還沒有現役的高超音速導彈。由此可見,中美兩軍在高超音速導彈方面是存在很大的技術差距的。而具體到本次美軍的測試行動上來,美軍由于并沒有現役的高超音速導彈,因此其大概率也不會有具有高超音速打擊能力的測試用靶彈。所以,美軍此次“導彈攔截測試”其實并不能夠證明美軍擁有攔截高超音速中程導彈的能力。
其次,我軍已經 服役了大量各種型號的中程導彈,一旦中美“攤牌”,那么我們的導彈必然會在第一時間全面覆蓋包括關島在內的美軍基地。到了那個時候,我們用于關島方向的導彈很有可能會是數十枚乃至數百枚之多,這么多導彈同時襲來,美軍其實是難以招架的。因此,即便是美軍擁有攔截一枚導彈的能力,也并不代表著美軍擁有應對“導彈雨”的能力。再者說,以美國目前的工業產能來看,其生產導彈攔截彈的速度恐怕遠遠比不上我軍生產導彈的速度。
對于以上的情況,美軍自然也是心知肚明。因此筆者認為,美軍高調宣傳這次測試,更多是一種心理戰或者安撫輿論的手段,其恰恰反映了美軍對我軍導彈力量無比忌憚的恐懼心理。如今在我軍飛速發展的導彈實力面前,美國在西太設立的包括關島在內的一眾軍事基地其實都已經門戶洞開,不過是“一戳就破”的“紙老虎”罷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