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7月27日,《朝鮮停戰協定》正式簽訂,歷時2年零9個月的抗美援朝宣告結束,這場戰爭極大的增強了我國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為國家的發展打出了和平環境,而彭德懷也驕傲的說:“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的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個國家的時代是一去不復返了。”
抗美援朝中,志愿軍英勇作戰,打出了國威也付出了巨大的傷亡,僅軍級指揮員就有4人犧牲,那么這四位犧牲的軍級指揮員都是誰?
志愿軍第67軍軍長——李湘
李湘,1914年出生,江西省永新縣人,1930年他在江西吉安加入紅軍,紅一方面軍長征的時候,李湘在湘江之戰中身負重傷被迫在當地老鄉家養傷,但是他傷勢稍微好轉后還是一往無前的追趕大部隊并最終趕上。
全面抗戰爆發后,李湘歷任八路軍營長、副團長兼參謀長、團長、分區司令員等職務;解放戰爭中,他歷任冀晉縱隊第一旅旅長、十九兵團六十四軍一九一師師長等職務。
抗美援朝期間,李湘任志愿軍六十七軍軍長,他率部英勇作戰屢立戰功,1952年春,美軍發動所謂的“春季攻勢”,戰爭中美軍悍然使用了化學武器,李湘被細菌感染,但是他卻堅持不去后方醫院治療,在指揮室里指揮全軍對美軍作戰,導致病情迅速惡化很快就轉化為敗血癥和腦膜炎病,雖然經過搶救,但還是于1952年7月8日不幸去世。
李湘是朝鮮戰爭中志愿軍犧牲的最高級別的指揮員,犧牲的時候年僅38歲,聶榮臻元帥非常悲傷,題詞:“我深以喪失了二十年的老戰友、青年優秀將領——李湘同志而哀悼!”
志愿軍第39軍副軍長——吳國璋
吳國璋,1919出生,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人,1930年年僅11歲的他就參加了紅軍,1934年跟隨紅二十五軍長征;抗戰期間歷任八路軍冀魯豫軍區營長、團政治處主任、團長等職務;解放戰爭期間,吳國璋歷任二縱五師參謀長、五師師長等職務。
抗美援朝期間,吳國璋任志愿軍三十九軍副軍長,1951年10月6日,在志愿軍總部開完會的吳國璋乘吉普車返回三十九軍軍部,途中遭到美軍飛機的空襲,吳國璋中彈犧牲。
吳國璋犧牲的時候年僅32歲,是朝鮮戰爭中犧牲的最年輕的軍級指揮員,警衛員從烈士的衣袋里發現了一份染上血的賬單,上面清楚地記錄著吳國璋從志愿軍后勤部門借的100元錢的開支情況,具體到幾角幾分。
志愿軍第二十三軍參謀長——饒惠譚
饒惠譚,1915年出生,湖北省大冶縣(今大冶市)人,他1928年參加紅軍,1935年紅軍長征后,任紅十六師連長的饒惠譚率部在湘鄂贛蘇區堅持游擊戰;全面抗戰爆發后,南方八省游擊隊改編為新四軍,饒惠譚歷任副團長、團長等職務。
解放戰爭期間,饒惠譚歷任華東野戰軍第六縱隊十六旅副旅長、渤海縱隊第十一師副師長、第十六師師長等職務。1949年4月,渡江戰役打響,饒惠譚身先士卒與戰士一起乘上了第一梯隊的木船并成功登陸,成為第一個登陸長江南岸的我軍高級指揮員。
抗美援朝期間,饒惠譚任志愿軍第二十三軍參謀長,1953年3月21日,第二十三軍的軍部遭到了美軍轟炸機將近半個小時的輪番轟炸,饒惠譚中彈犧牲,年僅38歲。
第五十軍副軍長——蔡正國
蔡正國,1909年出生,江西省吉安市永新縣人,他1932年參加紅軍,歷任紅軍教導營區隊長、隊長、連長等職務;全面抗戰爆發后,他歷任八路軍115師補充團參謀長、第二旅第四團團長、第六團團長、教導第二團團長等職務。
解放戰爭中,蔡正國歷任山東軍區第六師副師長兼參謀長、第四縱隊第十一師師長、第四十一軍第一二一師師長、第四十軍副軍長等職務。
朝鮮戰爭期間,蔡正國歷任志愿軍第四十軍副軍長、第五十軍副軍長,1953年4月12日晚上,第五十軍軍部正在召開軍事會議,突然遭到美軍飛機的轟炸,蔡正國中彈犧牲。
蔡正國犧牲后,人們從他的遺物中發現了寫給妻子的一封信,蔡正國在信中講,他在前線一切都好,部隊打的都是勝仗,讓妻子不要掛念,等這次戰役過去,他就請假回來看她和6歲的兒子。
結語
在朝鮮戰場上犧牲的四位志愿軍軍級指揮員,李湘烈士是細菌感染后犧牲的,吳國璋、饒惠譚、蔡正國三位烈士都是遭受到美軍飛機的空襲而犧牲的,也由此可以看出當年的戰爭是多么的殘酷,志愿軍是在多么艱苦的條件下才取得勝利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