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947年6月底,伴隨著國民黨進攻的乏力,我各解放區開始了主動進攻,解放戰爭進入了戰略反攻階段。
其中代表就是劉伯承、鄧小平挺進大別山,率領一部分晉冀魯豫野戰部隊成功挺進到了南邊,吸引了大量國民黨部隊注意力,為其他戰區贏得了機會。
與此同時陳毅、粟裕率領的華東野戰軍一部也順利到達了鄂豫陜邊區,中原戰場一時間形成了僵局,雙方開始對峙。
但是在大別山里,劉鄧大軍卻遭受了數十個國民黨師旅的圍攻,損失慘重。為了打破這種局面,減輕中原戰爭和劉鄧大軍的壓力,毛主席和中共中央做出了南渡長江的決定。
說起南渡長江,可能很多人都只知道1949年三大戰役結束后的渡江戰役,渡江戰役后迅速掃滅了江南的國民黨殘余勢力,徹底解放了全中國。
但是在1947年底南渡長江卻并不是一個輕松的事情,國民黨在全國范圍內還有著大量的部隊,中原戰場更是壓力重重。
中央和毛主席曾三次提出南渡長江計劃,但是卻遭到了粟裕的三次反對,以至于最終南渡長江計劃徹底泡湯。
為什么粟裕會這么反對呢?
02
南渡長江計劃第一次正式提出是在1947年12月的軍事會議上,這個月中央就在陜北米脂縣召開會議進行部署。
華東野戰軍司令陳毅親自到陜北參加會議,毛主席親自找到陳毅,向他闡述了中央的南渡長江計劃
由粟裕率領華野3個縱隊南渡長江,執行寬大機動的作戰任務。
其實一開始毛主席和中央的目標是陳毅,希望以陳毅為華南地區的野戰部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率部南下渡江。
但是陳毅以自身軍事能力有限為由,力薦粟裕為統帥。最終決定由粟裕先帶東野第1兵團三個縱隊夏秋兩季間渡江南下。1949年剩下的三個縱隊再整合為第3兵團南下。
為此陳老總還專門寫了一首詩:
“小住楊溝一月長,評衡左右費思量。彎弓盤馬故不發,只緣擒賊先擒王。北國摧枯勢若狂,中原逐鹿更當行。五年勝利今可卜,穩渡長江遣粟郎。”
這一部署將渡江躍進計劃的戰略方針和方案徹底確定了下來,但是誰都沒想到中央、毛主席、陳毅定下來的計劃卻遭到了粟裕的反對。
03
陳毅回到部隊與粟裕提出這件事后,粟裕就明確提出了反對,并且表示要向中央建議改變這一南渡計劃。
1948年年初粟裕親自收集了中央地區的各種情報并整理成冊發給了中央,表示如果我軍不能在中原大量消滅敵人就急忙躍進江南必然會陷入敵人的圍追堵截中。
江南不比華北華東,華北華東從抗日戰爭開始就有大量的抗日根據地,革命氛圍濃厚,群眾基礎好。但是江南已經很多年沒有聽說過共產黨的名號了。
在無后方作戰的情況下將華東野戰軍扔到江南,最終必然會被敵人追的四處跑,轉戰江南數省起碼預計損失人數要在五萬以上。
把這5萬人傷亡減員的代價用在中原戰場上,完全有把握殲滅敵人三十幾個整編師10萬兵力。中原以至全國的戰局都可能改觀!”
04
粟裕的報告到達中央后,毛澤東立即召開了緊急會議,但是經過討論還是決定執行十二月會議確認的決策,讓粟裕率部南下。
于是中央再次致電粟裕,讓他準備好渡江南下執行作戰任務。中央軍委和毛澤東反復強調南下的意義和價值。
“你帶領三個縱隊渡江后,敵人必定會有所顧慮....蔣介石很有可能會調動敵二十至三十個旅回防江南.....使他們疲于奔命,處于被動狀態。”
原本毛澤東和中央以為自己已經說得很清楚了,沒想到三天以后粟裕再次起草了一份2000字的電報上報中央,表明了自己不愿南下的態度。
粟裕堅持認為留守中原更能夠在短時間內獲得勝利,只要在中原殲滅一部分國民黨部隊,就能徹底改變全國戰局。
毛澤東此時在粟裕的兩次反對下已經有所遲疑,但還是堅持讓粟裕他們先準備好3月份南下渡江,并安排華東野戰軍第一、第四、第六縱隊組編為東南野戰軍第1兵團由粟裕指揮。
中央的命令讓粟裕也有所遲疑,到底是分兵作戰渡江對大戰場有利,還是集中兵力在中原打殲滅戰,究竟能不能殲滅敵人呢?
粟裕第三次發電報反對南下,至此中央和毛澤東也開始猶豫了,為此中央陳毅和粟裕二人火速趕去陜北召開擴大會議,討論南下問題。
1948年4月29日,陳毅、粟裕到達西柏坡,4月30日中共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在城南莊召開,主要討論陳粟部隊是否南下的問題。
經過五天的討論,在粟裕的一再堅持下,終于說服了中央軍委和毛澤東,中央軍委最終決定同意粟裕的請求,華野暫不下江南,而是繼續依托中原地區和中野配合作戰,爭取徹底殲滅中原地區的敵人。
05
中央并沒有徹底放棄南下渡江計劃,而是決定暫緩南下渡江,等到中原局勢明朗后再南下。
但是誰都沒有想到短短幾個月時間里戰局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948年4月底5月初決定暫緩南下渡江,短短半年后遼沈、平津、淮海三大戰役接連開打。
粟裕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遠見卓識,也實現了自己對中央的承諾。將華野留在中原可以發揮更大作用,誰都沒想到這個作用竟然是殲滅六十萬國民黨野戰精銳部隊。
三大戰役后國民黨在江北的核心集團被徹底粉碎,長江以北眼看就要徹底解放了,此時已經不需要再繼續過去那個南下騷擾吸引敵人的渡江計劃了。
1949年初中央果斷下令向全國進軍解放全中國,結果還是粟裕指揮的渡江戰役。這一次不再是三個縱隊下長江,而是百萬雄師過大江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