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對國家大小還沒有確切概念的時候,有一群人并不知道新疆距離北京的遙遠,他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每天面對的只是一畝三分地。
1949年新疆解放后,百姓可以做主了,并得到了應得的土地和自由。1956年新疆于田縣的庫爾班.吐魯木也迎來了大豐收,他臉上白花花大胡子也呈現出了“微笑”的形狀。
興高采烈間庫爾班將自己的小毛驢喂飽,身上的行囊裝滿。逢人就說:“我要去北京,我要去見一見我們的恩人——毛主席。”
最后,庫爾班的想法實現了沒有呢?
一、庫爾班顛沛流離的生活
庫爾班只是一位普通的農民,但這不代表他一輩子都見不到毛主席。當百姓們知道他的想法后,首先是對他見不見得到毛主席的嘲笑,而后是毛驢能否到達北京的無知。
但白胡子大叔庫爾班用實際證明了只要心懷夢想總會有心想事成的那一刻。那么,為什么庫爾班這么想見毛主席呢?
那就要從庫爾班的生平經歷說起了。庫爾班是土生土長的新疆人,與時代不同的是庫爾班像是與時代脫軌,并沒有得到當時中國的一點消息。
而與時代相同的是庫爾班從小就遭受著地主的壓迫,不僅是他,他的父母同樣如此,甚至還在地主家葬送了性命。
在地主家的日子里,庫爾班不分晝夜的干活。放羊、洗衣、做飯等工作充斥著他的生活,并且他的付出像是單方面的,給的勞工費更是少的可憐。
但當時的社會環境,想要一份養家糊口的工作也只能如此,就這樣庫爾班一干就是十好幾年,但這樣的工作并沒有讓他的生活好起來,反而還欠下了一大筆錢。
可是還債的日期慢慢接近,庫爾班就算砸鍋賣鐵,把自己賣了他都拿不出錢來,他只能帶著妻子開始了逃債的生活。
新疆地區最不缺的就是沙漠,在無盡的荒漠中沒有人敢冒險,更是荒無人煙。從小在新疆長大的庫爾班自然不懼這些,于是他帶著妻子在荒漠之中過起了原始人般的生活。
他們餓了就就地找食,渴了就臟水渾水也能喝。
庫爾班的生活像是這樣也能過。在顛沛流離的生活里,庫爾班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當時的中國也在遭受著日軍、國民黨等的襲擊。
庫爾班與其他百姓遭遇著相同而又不同的生活,當解放軍再次發現這個流浪漢時已經是1949年了。
回到正常后,國家給了庫爾班幫助,他能勞作是因為有地了,小毛驢也有了。庫爾班感激不已,也從其他百姓的口中得知了我們鼎鼎大名的“毛主席”。
而后,庫爾班進京的念頭一發不可收拾,1956年新疆大豐收才出現了開頭一幕。
但最后還是被攔了下來。但庫爾班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夢想,每天辛勤勞作只為找到合適的機會。
從此,庫爾班家的杏兒干、葡萄干等都沒有斷過,只為進京時給毛主席嘗一嘗自己的手藝,也是在告訴毛主席自己沒有辜負國家的幫助。
終于在1958年,庫爾班成為了勞動模范,用自己辛勤的雙手證明了一切。他的“進京夢”也不再是夢。
庫爾班激動之余,反復摩擦自己的雙手,身上穿的是縫縫補補的破布衫。
毛主席走近后便說:“小毛驢來了沒有?”
庫爾班像是知道了毛主席的意思便說:“小毛驢沒有喂飽沒來,但是我的禮物到了。”隨后拿出了自己曬的果干。
“既然如此,你想要什么禮物啊?”
沉思片刻,庫爾班說:“我想知道絨布是什么感覺。”
最后毛主席與他聊了很多,并用自己的稿費回贈了庫爾班10米絨布。
二、庫爾班的契機
在庫爾班的心中,毛主席像是他后半生的曙光,更是新疆解放的“大救星”。在毛主席的心中,新疆是同等重要的,新疆人民也是毛主席所牽掛的。
1949年,毛主席還在西柏坡辦公時,新疆的解放問題就是毛主席經常提及的。不管是在會議中,還是與周總理協商其他事宜時,毛主席都會再三強調新疆的重要性。
原本新疆作為西北的重要守護地,其想要實現和平解放也是需要一定的時間,本來的計劃是在1951年實現,但在各方的努力下,新疆解放的速度加快,庫爾班的幸福生活才會很快到來。
新疆面積廣大,在國共關系處于緊張時,張治中在這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首先選擇留在了北平,所以才有了我黨后來考慮他的關系的事情發生。
有了張治中的關系,毛主席的電話連線沒有停過,并且與之頻繁的往來當然是主管西北軍事的彭老總了。兩位就新疆事務展開聯系,并充分考慮了新疆的歷史往來和社會現狀。
并且還就此進行了研究,開始的時候本來是以戰爭來實現的,但在各方的爭取下,毛主席說:“不流血的斗爭存在,并且還會很快實現。”
果不其然,陶峙岳奔走起義,與眾多國民黨部隊將領見面勸解。并在彭老總和王震等的帶領下,解放軍部隊排除萬難,在荒無人煙的地界行進著,新疆的這扇大門也終被打開。
我想,在庫爾班后來的聽說中,毛主席、周總理、彭老總等人就是這樣的英姿颯爽,見他們更是所有老百姓們的心聲。
三、勞動模范“庫爾班”
在歷史上,像庫爾班一樣的勞動模范有很多。作為一名普通的勞動者,他們也是用兩手創造出來的。農業更是一個國家的基礎,也是人們生活的重要后備力量。
毛主席不管是在什么時期都會注重農業生活的問題,早在延安時期庫爾班所參加的勞模表彰大會就曾舉辦過,并且在當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更激勵了許多農民為此付出。
那體現在什么地方呢?
1943年,有一個書記曾說過:“以前我們吃菜都難,更別說吃肉了,現在我們一周都能吃七次,可以說天天有肉吃了。”
看著滿滿的石細糧、棉花等,他們無不在感慨農民的辛勤勞作。還說:“戰場上有流血的英雄,田間有勞作的英雄們。”
像庫爾班一樣,他們拿起了鋤頭等,為農業生活建設效勞著,為穿衣吃飯勞作著,他們理應得到毛主席的贊賞。
毛主席想要看到的也正是這些。毛主席說過:“這些勞動模范們是百姓中的佼佼者,他們要起帶頭作用,這樣才能更好實現農業的交流與發展。”
毛主席的這些話庫爾班也知道,以前的庫爾班饑寒交迫,后來的庫爾班可以用豐收的果實曬干,這一美好愿景的實現與毛主席的貢獻息息相關。
結語
庫爾班收到毛主席的禮物是喜悅的,這像是一個時代的見證,也在他的家族中源遠流長。
直到現在毛主席也是我們敬仰的人物。毛主席的精神感染著庫爾班,更是庫爾班勞動的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