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南京城內,一輛黑色轎車緩緩駛入特工總部李士群的府邸,車上走下來一位儒雅男子。
他就是中共地下工作者潘漢年,這一天,他做出了一個會改變自己命運的決定。
我黨的地下工作者,為何會與漢奸頭子會面?背后又隱藏著怎樣的秘密?
抗日戰爭期間,潘漢年就已經在上海建立起一個龐大的情報網,以中間派知識分子的身份示人,用假情報換取日方經費,甚至獲得了通行證來掩護地下工作。
這些巧妙的工作方式,都換來了大量情報,證明潘漢年能力確實出色。
當時的形勢十分危急。德軍已經進攻蘇聯,日軍究竟是選擇北進還是南進,這個問題讓毛主席徹夜難眠,作為一線情報員,潘漢年也深感壓力。
潘漢年多處收集信息,一位名叫中西功的日本人成為重要內線,此人是日本華中派遣軍司令部的顧問。
通過研究日本的戰略物資儲備,再加上其它渠道的信息印證,潘漢年準確預判了日軍南進的戰略動向。
這個判斷,讓毛主席很安心,在給潘漢年的回電中,連寫了五個“好”字以示褒獎。
但是,1943年,潘漢年做出了一個深刻影響到自己未來的選擇。
這一年,潘漢年獲悉汪偽軍可能有大規模掃蕩根據地的行動,為獲取更多情報,冒險前往李士群的住所,可這次會面,李士群還安排了他與汪精衛見面。
會面只有短短一個小時,談話也并無實質內容,但這次見面卻成為壓在潘漢年心頭的一塊重石,他選擇了隱瞞這次會面。
1955年,毛主席號召,有歷史問題沒有交代的高級干部,要及時進行匯報,潘漢年得知后,經過一番思想斗爭,將隱瞞整整12年的事情進行了上報。
潘漢年本來以為,自己的事情肯定會被處理,可能撤職,但沒想到,此次竟成為他人生的轉折點。
得知真相的毛主席勃然大怒,寫下“此人不可信用”六個大字,這六個字,宣告了潘政治生涯的終結。
不久,潘漢年迅速被捕、接受審查,后面的幾十年,幾乎都困在了這件不光彩的事情上。
潘漢年的夫人是香港某銀行董事長的女兒,出身富裕,一直陪伴著丈夫,后來也因此事受到了牽連,她在香港的親人曾經跑來大陸,希望將她接回香港。
但她一口回絕了,丈夫的事情沒有弄清楚之前,她不會離開。
1963年,潘漢年得以出獄,和妻子一起被安排在農場,他定下規矩,不聯系任何人,防止別人因為自己受牽連。
文革開始后,潘漢年再一次被審訊,病情在一次次的煎熬中加重。
1976年,潘漢年得知“四人幫”被打倒,高興不已,寫下了詩句表達自己的欣喜,但是他很快發現,自己還是沒有得到認可。
一病不起的潘漢年,在第二年就逝世了,曾經一直陪伴他的夫人,在一年多后也因為突發腦溢血去世。
在陳云、鄧穎超等人的努力下,平反終于到來了。
1982年,中央恢復了潘的黨籍,認可了他過去的功績,老搭檔夏衍在報紙上發文紀念朋友,說潘的一片丹心,終于可以寫進青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