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新中國的開國元勛,毛主席、周恩來總理、劉少奇同志、朱老總等耳熟能詳的名字就會浮現在腦海。
他們是共和國的締造者,也是革命事業的領航人。
然而,在那個崢嶸歲月里,還有一位鮮為人知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他雖然不常出現在聚光燈下,但在關鍵時刻總能挺身而出、力挽狂瀾。
這個人就是陳云。
提起他,很多人可能還有些陌生。但你可能不知道,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能擔任中央政治局常委30多年的屈指可數,而陳云就是其中之一。
更令人驚嘆的是,在那個動蕩不安的年代,陳云的仕途之路并非一帆風順,卻沒有阻擋他為黨和國家鞠躬盡瘁的腳步。
從他出生的那一刻起,命運似乎就為他安排了一出跌宕起伏的戲劇。
初露鋒芒
陳云。1905年,他出生在上海青浦一個貧苦農民家庭。4歲那年,父親早逝,母親改嫁,陳云成了孤兒,由舅父撫養長大。盡管生活十分艱難,但陳云自幼刻苦好學。
1919年,陳云從小學畢業,因家境貧寒無法再讀書,只能到上海謀生。憑借過人的智慧和努力,他很快從商務印書館的學徒做到了店員,工作也越來越得心應手。然而,命運的轉折往往發生在不經意間。
1925年,震驚中外的“五卅慘案”發生了。英國巡捕開槍射殺手無寸鐵的學生和工人,上海的工人們奮起反抗。年僅20歲的陳云毅然加入了這場斗爭,成為罷工委員會的骨干。就是在這個過程中,他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此,陳云把個人命運和黨、人民的事業緊緊連在了一起。
在黨組織的培養和鍛煉下,陳云的才能得到了迅速的成長。僅僅5年時間,他就從一名普通黨員成長為中共江蘇省委組織部長,成為全省的紅色“獵頭”。1930年,25歲的陳云作為全國勞動者代表,光榮地出席了中共六屆三中全會,當選為候補中央委員。次年,他繼任中央委員,成為當時中央最年輕的領導人之一。
鞠躬盡瘁
從此,陳云開啟了波瀾壯闊的革命生涯。30年代,他先后出任中央特科書記、臨時中央常委,參與黨中央的重大決策,化解了黨面臨的生死存亡危機。在長征途中,他任紅軍后衛司令部政委,與敵人周旋,為中央紅軍的勝利轉移立下了汗馬功勞。
抗日戰爭時期,陳云長期堅守在黨的大后方。他出任中共中央駐新疆代表,在錯綜復雜的政治斗爭中,既穩定了當地局勢,又支援了紅軍西路軍。解放戰爭時期,他主持中共東北局工作,領導東北解放區的政權、財政、經濟建設,為鞏固東北根據地作出了重要貢獻。
新中國成立后,陳云先后擔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政務院副總理兼財政經濟委員會主任等重要職務,主持全國財政經濟工作長達20余年。在他的精心運籌下,新中國實現了財政經濟工作的統一,結束了舊中國長達十幾年的惡性通貨膨脹,穩定了市場秩序,保障了人民生活必需品的供應。
正是憑借這些卓越貢獻,陳云被譽為新中國的“紅色財政家”。
即便在動蕩時期遭受不公正對待時,陳云也從未動搖對黨的信仰。
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紀委第一書記,成為“撥亂反正”的中流砥柱。
晚年時期,陳云雖然從政治局常委等領導崗位上退了下來,但他對黨和國家的事業依然十分關切。改革開放后,他先后6次約談了中央領導同志,講述自己的人生經驗,闡述對黨和國家前途的深邃思考,囑托后輩要“任人唯賢”、“注重培養接班人”。這些話語雖然樸實無華,卻飽含著對黨的事業的無限忠誠,彰顯了共產黨人的赤子情懷。
直到1995年4月10日,這位90高齡的老革命離開了人世。
精誠傳家
與陳云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革命精神一脈相承的,還有他的長子陳元。陳元1945年出生于革命圣地延安,正是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下,他自幼樹立了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立志要為黨和人民的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1964年,陳元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學習自動控制專業。本科畢業后,他放棄了保送研究生的機會,主動到基層鍛煉。在湖南一家軍工廠,陳元和工人們同吃同住同勞動,很快贏得了大家的信任和愛戴。
動蕩時期結束后,陳元考取了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師從著名經濟學家于光遠,潛心研究社會主義經濟理論。1981年,他以優異的成績獲得經濟學碩士學位,成為中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的一名科研人員。
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大幕剛剛拉開,中國經濟建設百廢待興。陳元先后在北京市西城區、中國人民銀行等單位任職,參與了許多事關國計民生的重大決策。在此期間,他撰寫了大量高質量的調研報告和理論文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提供了寶貴的智力支持。
1998年,陳元出任國家開發銀行行長,掌舵這艘中國金融業的“航空母艦”。在他的帶領下,國開行實現了從政策性銀行向開發性金融機構的轉型,資產規模和業務范圍不斷擴大。僅用5年時間,國開行的資產就突破了1萬億元大關。
進入新世紀,陳元繼續引領國開行開拓創新。2004年,國開行在香港首次發行100億元人民幣債券,開創了境外發行人民幣債券的先河。2007年,國開行成功發行了中國金融企業在境外發行的最大規模債券,為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提升中國金融業國際影響力作出了重要貢獻。
2013年,陳元當選為全國政協副主席,成為僅次于國家主席、副主席的副國級領導人。
作為一名政協委員,他始終以“國之大者”為重,圍繞實體經濟、生態文明、民生工程等事關中國未來發展的關鍵問題建言獻策,贏得了各界的廣泛贊譽。
結語
從陳云到陳元,這對“紅色父子”的人生軌跡,深刻地詮釋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那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對共產主義的執著追求,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
正是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前赴后繼、接續奮斗,才創造了百年大黨的輝煌成就。
如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已經開啟,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號角已經吹響。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更需要發揚老一輩革命家“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品格,更需要用“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奮勇前進,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道路上不斷取得新的更大勝利!
[免責聲明]
文章敘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刪除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