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來源:重慶城市科技學院發布時間:2024-10-30 19:12:08
為了使同學們了解新質生產力的基本概念、內涵與特征,幫助他們認識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應用場景,促進專業知識的有效傳遞。2024年10月30日下午,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學院于巴南校區學術報告廳開展新E代數字智能信息技術產業學院“請進來”系列活動之題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新質生產力的基石”的學術報告。
本次講座特邀重慶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重慶市杰青、重慶市英才計劃創新領軍人才向濤教授主講。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學院院長熊忠陽、副院長符欲梅、學院全體教師、全體專升本新生以及卓越班的同學共同參加此次講座。本次講座由副院長符欲梅主持。
(副院長符欲梅主持活動)
講座伊始,副院長符欲梅首先向大家介紹了出席本次講座的領導及嘉賓并詳細介紹了本次講座的主講人向濤教授。向濤教授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聯合重點項目等多項國家級項目,發表CCF A類、IEEE/ACM會刊等論文200余篇,曾擔任國際學術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Cloud Computing、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等副主編, 榮獲重慶市自然科學一等獎、重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電子學會自然科學二等獎、中國電子學會科技進步二等獎、重慶市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成功入選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集《科技之魅》。向濤教授深耕計算機科學領域,研究方向覆蓋區塊鏈、隱私保護、人工智能安全、數據安全等。
(向濤教授授課)
隨后,向濤教授從人工智能背景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重要性、重慶大學計算機學院的發展以及定位與就業去向、計算機學科相關的前沿方向這三個方面展開講述。他結合自身經驗向大家闡述到,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發展為新質生產力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它可以實現高效的信息處理、分析和溝通,從而提高生產力。同時,重慶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和強大的學科實力,它在多個領域取得了重要的科研成果。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成熟,計算機專業將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醫療健康、金融科技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在科學技術蓬勃發展的今天,相關從業者將繼續推動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等領域的發展。
(同學們認真聽講)
最后,參會師生就計算機學科的相關問題同向濤教授積極展開交流。向濤教授圍繞計算機專業為何需要學習硬件相關知識、重慶大學卓越班體系設置、考研、就業方向選擇等方面對大家的疑惑進行了詳細的解答,并鼓勵大家以興趣為導向,不斷探索專業知識領域,拓寬自身的眼界和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參會人員對向濤教授的精彩分享報以熱烈的掌聲。
(師生們積極參與互動)
砥礪奮進,開拓創新。通過此次專業講座活動的開展,激發了新生的創新思維,加強了他們的專業性思維能力,引發出他們對新質生產力相關領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拓寬了他們眼界并提升了他們的綜合素養。學院將持續開展此類專業教育講座相關活動,緊扣目標、統籌兼顧、真抓實干,以實際行動推動教育事業發展,共同開創學院專業發展新局面,書寫嶄新的篇章。(傳媒中心 李昱軒/編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