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殿英是有名的盜墓賊,曾炸開慈禧太后以及乾隆皇帝的的墳墓,這也是他親口承認的,抗戰時期還投靠過汪偽政府,當了漢奸,可謂是罪行累累。
1947年,孫殿英在湯陰戰斗中被解放軍俘虜,徹夜未眠的毛主席得知之后,更是欣慰的說道:“這下我該睡著覺了。”
可正當解放軍戰士群情激憤的時候,劉伯承元帥卻站出來表示:此人不可殺,他對我們有恩,這又是怎么回事?
狡兔三窟
孫殿英是河南永城人,于1889年出生在一戶農民家庭,從小就有一股江湖豪氣,后加入了民間組織廟道會,憑借著機靈收攬了一批手下,帶著他們參了軍。
1924年,孫殿英抓住時機招兵買馬,擴充軍隊,有了一定的資本,在各方之間反復橫跳,直到1928年所部被蔣介石收編,他也被任命為12軍軍長。
不久之后,孫殿英受命前往河北地區剿匪,但身為雜牌軍出身的他自然沒有太好的待遇,他在途中看見東陵富麗堂皇,隨即起了盜墓的心思。
孫殿英為了不暴露自己的目的,借軍演之名封鎖了東陵,他接連炸開慈禧與乾隆之墓,竊走諸多稀世珍寶大發橫財,此事令全國震驚,不少人都請求蔣介石嚴懲孫殿英。
不過,孫殿英并未因此事收到責罰,原來他將一些珍貴的寶物拿來打點,其中就包括慈禧含的那顆最珍貴的夜明珠,拖戴笠送給了宋美齡,也正如此他沒有收到任何懲處。
九一八事變之后,孫殿英接到張學良的命令率部馳援熱河,雖抵御了日軍多次瘋狂的進攻,給予敵軍大量的殺傷,但所部也受到了很大的損失,但他吞并了湯玉麟部,實力并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可之后,他在各方勢力之間左右逢源,誰也不想得罪,只想保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可最后反而被蔣介石調往青海,成為了一個“光桿司令”。
直到抗戰全面爆發,蔣介石才給了他一個軍的編制,這讓孫殿英感恩戴德,很快就拉起一支三千多人的人馬,所部龐炳勛指揮,但他處事極為圓滑,還與日本人有聯系。
1943年,孫殿英被日軍包圍,他直接率部投降了日本,當起了漢奸,還動員其他人叛國投敵,其立場可謂是飄忽不定,毫無操守可言。
抗戰勝利之后,孫殿英又搖身一變成為了國民黨將領,自稱是受蔣介石的命令才投降日寇,為了打入日軍的內部,因之前的關系,蔣介石對他的行為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解放戰爭時期,孫殿英被蔣介石任命為第三縱隊總司令,駐防湯陰,他見蔣介石既往不咎,也是積極參與內戰,在當地抓壯丁,構建防御工事。
湯陰被俘
1947年,劉鄧大軍按照中央軍委的命令挺進豫北,打亂國民黨的軍事部署,在短短的十天之內孫殿英部就損失了三分之一,解放軍也對湯陰形成合圍之勢,孫殿英聽說之后十分驚恐。
恰好此時,蔣介石給他發了一份鼓氣的電報,承諾會派援軍解圍,孫殿英看完電報后心神才安,馬上命令部隊加固城防,工事,準備在湯陰城與解放軍一決高下。
4月4日,在劉鄧首長的命令之下,解放軍戰士開始攻城,但一開始并未使出全力,主要是考慮到解放軍攻堅經驗比較少,先練練兵,還有就是圍點打援,盡量消滅敵軍有生力量。
不得不說,孫殿英確實有兩把刷子,解放軍挖地道和云梯攻城都沒有奏效,只能通過挖戰壕的方式靠近城墻,建造小型地堡,與孫殿英部進行激戰。
激戰半個月后,孫殿英部傷亡慘重,他望著城外越多的解放軍再也沒有了之前的得意忘形,立馬請求顧祝同和駐扎在新鄉的王仲廉率部支援,以解湯陰之圍。
孫殿英得知王仲廉派兵救援后,大喜過望,準備與援軍來個里應外合,可當他準備反攻的時候,突然收到了援兵全軍覆沒的電報,被澆了一頭冷水,只能龜縮在城中。
隨著總攻的時機成熟,解放軍用重炮炸開了城墻上的缺口,在重火力的掩護下,戰士們沖進城內,與敵軍展開激戰,最終在一處洞口俘虜了孫殿英及其部下。
孫殿英剛剛被俘之后,對蔣介石破口大罵,等他罵的實在沒有力氣的時候,竟然聽到劉伯承元帥想見見他,這讓他大感意外。
劉伯承見到他后說道:“你在抗戰初期是有貢獻的,還給129師讓過路,請八路軍一些首長吃過飯,也送過一些槍支彈藥,我們是不會忘記舊情的。
這令本以為必死無疑的孫殿英大為感動,他連連稱謝,感激二位首長的不殺之恩。
原來,孫殿英當初抗戰的時候利用關系幫助一些共產黨人,比如王定南,也給過八路軍所缺少的物資,但他做這些更多是多給自己一個退路,可見其處事之圓滑。
最典型的例子是他在抗戰時期,還未向日本投降時,他在軍部設立了三個招待所,用來招待國民黨,共產黨,還有日本人,從這也不難理解他當漢奸之后為什么又投靠蔣介石了。
不過,劉伯承將他的貢獻和幫助記在了心里,還特意囑咐押解人員將他安全送往軍區軍法處,而軍法處對他十分寬待,考慮他的身體不好,還讓一位戰士照顧他的生活。
但此時的孫殿英患上了不治之癥,病情一天比一天嚴重,在臨終之際,他懺悔自己之前所做的事,自認對不起民眾,對不起共產黨,最終在1947年離開了人世。
縱觀孫殿英的一生,可謂將攀炎附勢,八面玲瓏做到了極致,在各方勢力之間游刃有余全身而退,但不管怎么說,“盜墓”這一標簽是逃不掉的,所盜竊的財寶大多進了自己的腰包或者拿來上下打點。
雖然孫殿英最后確實是在懺悔中去世的的,但這句話是否真心,很難下判斷,畢竟“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就算他是真心,他生前所犯下的罪孽也不會因此而消失。
不過,孫殿英的兒子孫天義與父親的品行完全不一樣,他是黃帝陵基金會會長,不拿一分工資,為保護文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還是享有特殊津貼的專家,或許這便是世事無常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