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寒冬,羽絨服市場便是一片大好。
領域中又以Moncler和Canada Goose兩者為羽絨服品牌的“首領”,前者在Genius計劃的推動之下,聯手了Rick Owens、JW Anderson、Jil Sander、NIGO等一眾圈內知名品牌與設計師,賦予“時尚絕緣體”以新的生命;后者盡管在時尚度方面近幾年并沒有大的突破,但仍然有著不容小覷的市場占有率。
Moncler
Canada Goose
不過,近兩年卻有一個國內羽絨服品牌“異軍突起”,成為人們眼中的焦點,那就是「高梵」。
把視線轉移至去年雙十一期間,在各大電商平臺的羽絨服排行榜中,高梵的名字成為排行榜前端的常客,并且定價在2000元左右的羽絨服賣到斷碼;定價1599元的黑金羽絨服已經成為了抖音平臺厚款羽絨服排行榜的第一名,售出6萬多件;你甚至能夠看到楊冪成為品牌全球代言人、在李佳琦的直播間看到高梵老總的身影......
高梵官方旗艦店截圖
不過,在國外有Moncler、Canada Goose、Moose Knuckles,國內有波司登、鴨鴨等品牌的激烈競爭環境之下,定價千元的高梵是如何在當中成為了一匹“黑馬”?
「高梵的“突圍”」
雖說品牌近兩年才活躍在大眾視野,但高梵并不是一個新興品牌。
高梵Guvet成立于2004年,品牌簡介寫著“鵝絨服奢研品牌”,在行業中浮沉20余年,戰略幾經調整,現在的高梵主打“黑金鵝絨服”,定位高端市場。近3年間,高梵客單價提升6倍,利潤增長10倍,外界看來,高梵成功完成了的“突圍”。
高梵的“突圍”之路,可以總結為設計、科技與營銷的三重奏。
設計上,高梵找來了Moncler前設計師Burak Uyan進行合作,如今最熱門的黑金羽絨服便是出自他之手。
Moncler前設計師Burak Uyan
甚至簽約了與當下極簡老錢風的佼佼者Loro Piana合作十年之久的前女裝設計總監Milena Motta。
Loro Piana前女裝設計總監Milena Motta
有著這樣兩位“將士”助陣,它想成為“中國的Moncler”的「野心」不言而喻。
科技上,品牌聲稱高梵已連續三年與中科院合作,黑金產品擁有135項專利,近期所發布的新品未來羊毛鵝絨服當中采用了與Loro Piana相同的澳洲羊絨材質,制備工藝則是來源于意大利,品牌甚至稱自己選用的鵝絨是“飛天鵝絨”...這樣浩大花哨的宣傳自己的產品科技,似乎是想讓證明產品實力的確能匹配高昂的價格。
品牌在營銷上更是下了血本,先是請來各路明星各界名人紛紛為其站臺,從張柏芝到梅耶·馬斯克,從雷軍到比利時王子家族,卯足了力打造奢品形象。
據國家統計局所披露的數據來看,國內消費者一年在衣著方面的消費平均達1500元左右,反觀高梵突破千元,甚至兩至三千元的定價,已然是瞄準了國內的中高端消費者,為了籠絡這一消費人群,高梵不遺余力。
去年11月,高梵又不惜重金簽下楊冪作為品牌全球代言人,這一消息宣布之后,高梵在全網的討論度直線飆升,相關微博百萬互動量,登陸直播間當日支付GMV突破2000萬,超羽絨服市場大盤2倍的增長。
與各領域擁有極高流量的明星名人合作,通過名人效應從而大幅度提升了品牌于市場中的熱度,緊接著又通過銷量讓市場認為,高梵是一匹不可忽視的黑馬。
排場夠大,但高梵的“德”是否配“位”?
「“中國Moncler”德不配位?」
高梵如今在市場中的爭論,有一方面便是關于高梵短時期內飛漲的定價。
據知名投資機構Bernstein伯恩斯坦統計師Luca Solca與《WWD》所統計的數據來看,在疫情的三至四年期間,Dior漲價了66%、Chanel漲價了59%、Moncler漲價了54%,Prada、Burberry、Hermès等品牌也有不同程度的價格上漲。
價格大幅度上漲的影響也隨之即來。在貝恩咨詢公司與意大利奢侈品行業協會Altagamma聯合發布的報告顯示,自2022年以來,奢侈品市場流失了5000萬消費者,有40%的消費者認為它們的價格過高。
而反觀高梵的定價,一些網友曬出高梵現在與過往的價格對比,稱過往賣幾百塊的高梵,如今的定價是過往的數倍。
但消費者對高梵漲價的討論與頂奢并不完全相同,一方面是對于中國品牌,國內消費者的刻板印象會從根本上認為其“低人一等”,以至于會認為它“德不配位”。
另一方面,高梵并沒有令人信服的品牌附加值,相較于Moncler成立70多年的歷史,高梵從21年底推出黑金鵝絨服以來,進軍高端市場的歷史連5年的時間也沒有,結合過往的表現,高梵更像是市場中憑空出現的貴價單品,在一瞬間拋棄了普通消費者,沒有給予消費者以一個緩沖的過渡期。
設計方面同樣也是高梵欠缺的一點。
出自Moncler設計師之手的黑金系列和Moncler的黑色亮面經典款羽絨服在外貌上相差無幾,甚至于網友的對比之下,你除了幾處細節不同之外,你幾乎可以將兩者劃上等號。
那么,這是否是一種公然利用Moncler的設計師,進行合理化“抄襲”的行為呢?
當下的高梵雖然被稱為是“中國Moncler”,但它所瞄準的市場更像是“Moncler的平替”,利用遠少于Moncler的價格買到Moncler的設計,這種“撿漏”的價格能夠讓高梵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流量,但這樣的表現就如同曇花一現,長期來看并不足以俘獲人心,更何況它還有著令人擔憂的質量問題。
如今高梵賣得最好的黑金羽絨服你也能看到網上有相當的網友吐槽,像是衣服材質脆弱容易被刮破、掉色、線頭多、跑絨等各種問題,這樣的帖子層出不窮,并且高梵如今也并沒有配以合理的售后服務。
有著這些例子在前,相信消費者也會對高梵未來的產品產生一定的疑慮——如果連品牌賣得最好的產品是這樣的質量,就算選取與國際頂尖大牌有著相同來源的材質以及做工,還有那些天花亂墜的專業術語描述,到最后是否也只是一介“紙老虎”?
不難看出當下的高梵距離“中國Moncler”仍有相當的路要走。
高梵去年的巴黎大秀
作為羽絨服領域的頂尖品牌,Moncler雖然也有一些網友發布相關的吐槽貼,但所謂珠玉在前,當下的高梵想要走到那樣的高度,唯一的方法在于提升單品質量,并在設計與款式方面進行擴張,從根本提升產品吸引力才能解決問題。
不僅如此,盡管高梵有著“中國Moncler”的潛力,但它在國內的競爭對手還有波司登、鴨鴨等品牌,在沒有根本性問題之前,如今高梵更像是因為流量而走紅的產物。
不過在流量時代中,至少如今高梵已經擁有了龐大的流量,不少消費者也因為種種途徑知曉了這一品牌,這對于高梵來說算是好事情,但想成為Moncler的并不僅只有高梵,大把的品牌正拿著號碼牌在排隊。
而通過高梵走紅一事也不難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流量只是一時的泡沫,產品吸引力與過硬的質量才是品牌立足的根本。
作者 | Johnny Wai
編輯 | 周楊
排版 | 左菁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