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狄洪油畫作品《烏松嶺》
摘要:《烏松嶺》是劉狄洪于2004年在湘西創作的一幅代表性作品,在油畫作《烏松嶺》構圖上,劉狄洪巧妙地運用了遠近法則,將觀眾的視線引向畫面的深處,展現出松樹林的層次感和空間感。劉狄洪油畫松樹作品的美學特征主要體現在運用豐富的色彩變化,將松樹的翠綠、天空的蔚藍、土地的深暗及畫面光影的細微變化表現得淋漓盡致。
關鍵詞:劉狄洪;油畫松樹;《烏松嶺》;美學特征
引言:
中國文人雅士自古對松情有獨鐘,在中國“文人畫”中,松、竹、梅被稱為“歲寒三友”,取松、竹、梅都可傲凌風雪,不畏霜寒之性,表現人格品質和氣節。松樹早在唐代吳道子時就常被畫在壁障上,后世多在山水畫中運用,也有單獨畫松成幅的[1]。劉狄洪的松樹作品《烏松嶺》不僅僅是對自然的描繪,更是他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在他的作品中,松樹不僅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也是人類文化的一部分。他通過松樹這一主題,以此來表達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生命的思考。
劉狄洪及其油畫作《烏松嶺》簡介:
劉狄洪(1944.4.1—2016.5.10),湖南省常德市人,曾用名:劉杕洪,又名:劉秋洪;著名藝術家,風景油畫大師,早年攻水墨,傳統畫法深厚,后來主功油畫。劉狄洪是中西方繪畫之集大成者,中國湘西北美學開創者[2]。他的作品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對大自然的深刻理解而聞名。
《烏松嶺》是劉狄洪于2004年在湖南湘西創作的一幅以油畫松樹為題材的代表性作品,規格為61cm×64cm。
一、林木題材的畫作以及創作靈感來源
劉狄洪先生的林木題材畫作眾多,他通過不同的筆觸和墨色變化,展現了林木的多樣性和生命力。劉狄洪先生的藝術靈感主要來源于他對自然界的深切感悟和長期的生活經驗。他崇尚“創作自由”,認為走進湘西、四川等地的原始森林,與風雨同伴,是不畏艱難險阻地用畫筆傾心描繪原生態自然風景油畫的最自由的事。
二、中國水墨畫和中國油畫創作高潮時期的松樹題材作品
劉狄洪在20世紀,中國水墨畫創作高潮時期的作品,如《松林》等松樹題材的畫作。他在這一時期的作品中追求畫面的表現力,試圖通過水墨畫傳達出中國傳統藝術的精神和審美理想。
1983年后,劉狄洪轉向主攻油畫。劉狄洪在油畫創作高潮時期的作品,在其松樹油畫作《烏松嶺》中,追求的藝術形式美不僅迥異于傳統中國繪畫的筆墨程式,畫里畫外都透著濃厚的詩性文化精神。《烏松嶺》融合了中國畫的“禪”意詩性的形式美與西洋油畫那種質感表達的深刻。畫作通過點、線、面及色塊的有機結合與分布,展現了“禪”意詩性特質的美感,畫面透露出鮮明的東方審美情趣。
三、劉狄洪筆下的松樹象征意義
劉狄洪筆下的松樹充滿了對形式美的探求,比如枝條伸展的韻律感、斑駁紋理中的節奏等,這是劉狄洪突破前人之處。在這件油畫作品中《烏松嶺》中,畫面表現力依然是畫家的追求,松樹以濃墨重彩繪制,與山巒同距離,松枝取律動的線條表現,伸展、停頓、轉折,如同起舞一般。樹干上的線條在畫布上有厚度而突兀,這一技法也帶有明顯的西洋油畫的特征。這些特點使得劉狄洪的松樹作品具有強烈的表現力和藝術感染力。
他通過獨特的繪畫技巧和表現手法,將松樹象征的堅定品質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畫面中的松樹傳遞出一種象征著堅貞不屈和堅定不移的信念的意義。
四、劉狄洪油畫松樹作品《烏松嶺》的美學特征:
劉狄洪對繪畫技法非常注重,在他的作品中使用了多種繪畫技巧和方法以達到理想的效果。他在創作過程中細心觀察和分析自然景物,以便將其準確地呈現在畫布上。劉狄洪的作品以其深邃的自然描繪和獨特的藝術風格,成為了藝術史上的經典之作。
油畫松樹作品《烏松嶺》的美學特征,具體說來:
1. 筆觸細膩,劉狄洪的畫作有著細膩的筆觸,能夠表現出松樹和周圍環境的微妙之處。
2. 他運用豐富的色彩變化,將松樹的翠綠、天空的蔚藍、土地的深暗及畫面光影的細微變化表現得淋漓盡致。
3. 在油畫作《烏松嶺》構圖上,劉狄洪巧妙地運用了遠近法則,將觀眾的視線引向畫面的深處,展現出松樹林的層次感和空間感。
4. 賦予畫作《烏松嶺》中的景物以生命力展現,他通過對細節的精心刻畫,使得畫面中每一棵松樹都充滿了生命力,仿佛在向世界訴說著自己的故事。
5. 通過對光影的巧妙運用,營造出一種神秘而寧靜的氛圍,陽光透過松樹的枝葉灑在地面上,形成極佳的光影效果。
劉狄洪是繪畫松樹的油畫家的一個很好的代表,他的作品不僅展現了松樹的美麗,還傳達了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對生命和自然的深刻理解[3]。劉狄洪對松樹有著深厚的情感,在《烏松嶺》油畫作中,他以濃墨描繪主角松樹,間以數十種綠色、鮮黃與橘色等眾多微妙差別色彩來形成繽紛斑斕的色彩,透明或不透明色彩的塊面在重迭與交錯間,因而營造出多重復雜的前后關系與空間感。在創作中對色彩的熱愛和對色彩的運用體現在他筆下的松樹作品中。
《烏松嶺》的美學特征體現在畫家對形式美和意境崇高美的獨特追求、對濃墨重彩語言的創新運用、以及對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藝術元素的融合。
五、結論:
《烏松嶺》對松樹形態與精神內涵的藝術表達上。他認為松樹不僅是自然界的景象,更是承載著深厚文化和情感寓意的載體。在創作中,劉狄洪不僅關注松樹的外形特征,還著力于通過松樹來探索形式美和表現現代精神。在他的油畫作《烏松嶺》中,劉狄洪用濃墨描繪松樹,通過律動的線條展現松枝的動態與靜態之美,同時利用繪畫工具創造特殊的線條效果,賦予作品獨特的年代特征和視覺沖擊力。這種對松樹的藝術處理方式體現了他對傳統文化與現代審美的結合追求,以及對藝術創新的不懈探索。
《烏松嶺》傳達出畫家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對生命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在畫家的筆下,《烏松嶺》畫面中展現的松樹林不再是一片寂靜無聲的世界,而是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生態系統。畫作展現了人、松樹、陽光、土壤、等自然元素之間的相互依存和共生關系,讓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到自然界的和諧之美。
參考文獻:
[1]國畫名家筆下松樹60幅,千姿百態,妙趣橫生。
[2] 吳濤毅. 劉狄洪:向世界開啟中國湘西北的藝術大門[J]. 藝術市場, 2022(07): 122-125.
[3]伊萬·伊萬諾維奇·希什金:詩意與啟示。
[4]《荒野寧靜的松樹林》︱俄羅斯油畫家伊萬·希什金繪畫作品 。
[5] 楊振明. 劉狄洪風景油畫中的意境與心緒表達[J]. 文物鑒定與鑒賞,2020(16):159-161.
注:本文轉引自:
國家級綜合期刊 《錦繡》 2024年2月刊(下),
第9頁 (錦繡 高教論壇 欄目)
《劉狄洪油畫松樹作品《烏松嶺》的美學特征》 一文
文章作者:馮藝楠
國內刊號:CN51—1710/TS
國際刊號:ISSN 1674—5140
大畫家劉狄洪:
青年時期的劉狄洪是中國山水畫家
劉狄洪(1944.4.1—2016.5.10),湖南省常德市人,曾用名:劉杕洪,又名:劉秋洪;著名藝術家,風景油畫大師,早年攻水墨,傳統畫法深厚,后來主功油畫。劉狄洪是中西方繪畫之集大成者,中國湘西北美學開創者[2]。他的作品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對大自然的深刻理解而聞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