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2025第九屆武漢園博園花燈會開幕。園博園花燈會以“夢幻長江·魅力荊楚”為主題,匯聚68組花燈,布設在園博園東門到長江文明館沿線,觀燈游線約2800米。
據了解,園博園花燈會是武漢春節期間的一項重要文化活動。2024年曾被評為“全國十大熱門燈會”。
“在保留彩燈民族風格、審美情趣和剪紙扎糊技巧的基礎上,今年的燈會主要呈現五大亮點和特色。”武漢園博園宣傳活動部負責人楊璇介紹,一是突出長江主題。燈展聚焦“長江文化”,是全國首屆以長江為主題的燈會。燈會不僅制作了長江流域“黃鶴樓、青城山、東方明珠電視塔、洪崖洞”等地標性建筑燈組,而且扎制了“請春酒、鰲山燈、長江名繡”等長江沿線非遺系列燈組,同時還布設有“熊貓、中華鱘、揚子鱷、白鱀豚”等長江流域珍稀動物燈組和“大禹治水,巫山神女、白蛇斗法海”等長江流域民間傳說燈組。這些燈組既彰顯了長江流域獨有的地理文化特征,同時也承載并凸顯著中華文明的獨特魅力。游客觀燈猶如走進了燦爛輝煌的“長江文化長卷”;二是科技時代感強。燈會融入深受Z時代青年喜愛的賽博朋克風格元素,巧妙融合武漢近年來在科技領域的輝煌成就,特別是部分燈組設置AI語音互動、手機AI伴游觀燈等科技手段,游客可實現沉浸式體驗、場景式漫游;三是定制文創IP。燈會結合園博園文旅資源,設計了文創IP“園博猿兒”,并以薦寶“曾侯編鐘、青花瓷瓶、秦簡”形象亮相,助力文物保護利用;四是突出非遺色彩。燈會緊扣中國春節成功申遺契機,在花燈中加入“崇陽提琴戲、鐘祥蟠龍菜、英山纏花、武漢過早”等荊楚非遺元素,并安排有京劇、楚劇、高蹺等非遺表演,體現荊楚非遺與燈會傳統文化的創新融合。五是考慮情緒價值。燈會注重場景化、體驗性、松弛感打造,保留并提升了去年喊聲一片“花開互動”燈組,并打造了武漢和平鳥“蒜鳥”搞笑燈組,同時在樹林中營造“叢林秘境”場景燈組,充分滿足游客情緒價值需求。
花燈會期間,園博園將安排以非遺為主,涵蓋“民俗表演、歌舞曲藝、雜耍戲曲”等多項內容的百余場文娛展覽活動。
漢口里是央視春晚武漢分會場拍攝取景地之一。今年春節,漢口里山陜會館門前新搭建的國風舞臺張燈結彩,拉滿新年氛圍感。節日期間,這里將上演以愛情古風為主題的古代婚俗秀和以踩高蹺、采蓮船為主要內容的民俗表演活動。
正月初三到初七、元宵節等時段,武漢歌舞劇院、說唱團、京劇院、人民藝術劇院、楚劇院等單位將表演綜藝、曲藝、戲曲等精彩節目。
長江文明館也推出“荊楚年味·妙手裁春”非遺剪紙作品展。展覽精選湖北非遺剪紙作品,分“天才巧手、別出心裁、剪花迎年”三部分,展現出非遺剪紙藝術獨特的文化魅力,展示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新風尚。同時,武漢自然博物館“蛇影尋蹤”文創劇游也將上線。游客可在博物館中尋找“蛇”標本,拍攝“蛇影”蹤跡,參與互動。
夜間,園博園眾樂苑等地將安排“夜光龍獅,打鐵花、火舞”等非遺表演。
“節日期間,將安排100余名志愿者充實到服務一線,開展問詢指路、環境保潔、秩序維護等服務;東門游客中心提供免費開水、免費輪椅、雨傘等便民服務;夜間園區博物館也將開放公共區域供觀燈游客休息取暖。”園方表示,花燈會期間,武漢園博園將不斷提升旅游惠民便民服務水平,優化旅游公共信息服務、提升旅游公共服務保障能力和水平,讓游客游園更便利,更溫暖。
園博園門票仍維持每張60元,65歲以上老人、現役軍人等群體仍將實行免費入園觀燈政策。園方提醒,1月28日到2月12日(除夕到正月十五)期間,持旅游年卡入園政策會有所調整。具體政策可關注相關年卡發行單位公告或景區公告。
園博園燈會每日18時亮燈,21時停止入園,22時閉園。夜間只開放東門和南1門(園博大道與園博園西路交匯處)。據悉,燈會將在3月9日結束。(攝影:張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