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逛東沙湖的時候,總想起那兩只鴨。
鴨從皮市街花鳥市場買來,五塊錢一只,共買三只。回家第二天,便有只懨懨欲睡,死掉了。
看著剩下的兩只,我心里想,估計也不會超一周就死光了。
兒子酷愛之,因從同學那獲得一只,不小心養(yǎng)死,才讓我再買來三只。在死了同伴之后,兩只鴨健碩成長起來,一天兩天,一周兩周,根本沒有死的跡象了。
兒子時而將它們放在床上摟著,時而放在袋子里提下去遛彎,好不愜意,儼然一個牧鴨人。
只是養(yǎng)鴨應在村里,樓上養(yǎng)起來,味道太大,搞得太亂,分分鐘就烏煙瘴氣了,何況它倆已經(jīng)待了幾個月,依舊生龍活虎。
想著萬一真的長大,咋整?
也不能給宰了吃,屋子里豈不是成了一團亂麻?左思右想,得想個辦法處理掉。
遂跟兒商量,要不將它們放回大自然吧,它們從哪里來,到哪里去。
初,兒并不同意。戀戀不舍之情溢于言表,估計心中之痛在徘徊蕩漾吧!看著他的表情,心也軟下來。
三番五次之后,兒終于同意了放生計劃。于是選擇在一個雨中的時節(jié),來到東沙湖公園。
先將其放在水里,它們游來游去,似乎沒了力氣,家里養(yǎng)的畢竟是家里養(yǎng)的,沒有丁點兒的野性。
趕緊把它們撈上來,放在樹下草叢里,竟然屁顛屁顛地跑了。遠遠地,看著它們的身影,不曉得后來會如何。
可能會被哪個小朋友撿回家,可能會在半路上夭折,可能回歸野性,成了它們之中的一員。
是不是活著,是不是死了,這是時常思考的。
再回到東沙湖公園,又看到幾只鴨子在水面上嘻嘻,不時地翻騰,動物還是要回歸自然。
從此,不再養(yǎng)什么動物了吧。要養(yǎng),就養(yǎng)點植物。
以免生出悲傷情緒。
防止失聯(lián)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