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結局之前,在兩億元的天價索賠面前,良誠所陷入了無路可退的困局。
身后有余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此時的方麗虹,山窮水盡、欲哭無淚;此刻的良誠所,窮途末路、生死未卜。在大廈將傾之際,普通員工人心惶惶,合伙人們磨刀霍霍,整個良誠所都亂成一鍋粥了。
歲月靜好的時候,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如今,在滅頂之災面前,所有人開始了小丑般的表演。有的人嚷嚷著要問責,有的人吵吵著要分紅,有的人開始為生計發愁,有的人已經為前途擔憂。
從天而降的匿名信,像是一面照妖鏡,分分鐘就讓良誠所的大律師們現出了原形。用合伙人們自己的話說,連方麗虹都自稱女人了,良誠所這算是徹底完了。
方麗虹手足無措,良誠所群龍無首。如果沒有意外,這所涇北最出名的律所,將從此走上破產的道路。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梅大梁回到了良誠所。她一句簡簡單單的“我回來了”,瞬間就讓所有合伙人安靜了。
這一幕,像極了1995年的喬丹,一句簡簡單單的“I’m back”,向全世界宣告了自己的回歸。
回到良誠所的梅大梁,像是救世主一樣,瞬間就穩定了軍心。良誠所的合伙人們,原本已經作鳥獸散,像是要分行李、回高老莊的豬八戒,分分鐘要就此解散、立馬散伙。如今,梅大梁的回歸,給所有人吃了定心丸。
不過,坦率地講,縱然梅大梁有資源渠道、有江湖地位,但是此時此刻的良誠所,仿似一艘風雨飄搖的小船,漫無目的地漂流在海上。
以梅先生的咖位和良誠所的做派,她完全可以不管不問,坐視良誠所的沉船。畢竟,正是由于方麗虹、陶正等人的背叛,她才會落到如今的田地。
梅大梁為什么要重回良誠所呢?
答案很簡單,她不愿意眼睜睜地看著良誠所覆滅。對于梅大梁而言,良誠所是她親手創辦的律所,像是親自撫養成人的孩子。
雖然良誠所后來落入了他人之手,但在梅大梁看來,這仍是她心血的付出和奮斗的見證。因此,在別人都急著跳船入海、棄船登岸的時候,唯獨她選擇了逆行。為了不讓丈夫和自己的心血付諸東流,梅大梁只能迎難而上、主動面對。
不過,這不是梅大梁重回良誠所的全部考量。
在劇中,梅大梁回到良誠所后,曾對著全體合伙人說過這樣一句話,“過去的事情,我進行了反思。我和去世的老于,做了許多不對的事情,在這兒我給大家道歉。”話音未落,梅大梁對著背刺自己的弟子們深深地鞠了一躬。
自從十年前被陷害之后,梅大梁始終念念不忘、耿耿于懷。她搞不懂、想不通,良誠所也好、許卓也罷,明明當年身邊的人都是自己的徒弟,為什么最終還會被出賣。
一直到羅英子調查清楚了當年的真相,梅大梁這才明白,在弟子們埋葬自己之前,挖坑的人正是自己。
當年的梅大梁,仰仗著業界的地位和手中的權力,睥睨天下、目中無人。方麗虹也好,許卓也罷,再出色的弟子,都不過只是她手中的工具。
對于身邊的后輩,她時時壓榨、處處打壓,一言不合就來一場殺雞儆猴的把戲。用她自己的話說,當時的她,手里攥著弟子們的生死。只要有不同的聲音,她就會立刻祭出屠刀。因此,弟子們個個對她心存不滿、滿腹怨言。
對于自己的弟子,梅大梁既不給利益,又不留情面;有好處是自己兩口子的,有風險則是整個律所的。對于這些早就成年、獨當一面的弟子,梅大梁沒有給予一絲的理解和尊重。所有人都成了她們的工具,長此以往,弟子們的集體造反就成了必然。
鑄成案成了壓死梅大梁夫婦的最后一根稻草。在這個管理費五千萬元的大案面前,良誠所的弟子們一分的利益都沒有,卻也承擔著巨大的風險。
于是,為了自身的尊嚴和利益,在張志等人的蠱惑下,這才有了后來楊翠麗在魏丞案上的翻供。梅大梁的失勢,乍一看,沒有任何人是兇手,但轉念一想,所有人都是兇手——包括梅大梁夫婦自己。
正如方麗虹說的那樣,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在真相大白之后,梅大梁開始了反思——她漸漸地發現是自己的控制和壓迫,才造就了此后的一切。
十年之后,梅大梁重回良誠所。這一次,扶大廈之將傾、挽狂瀾于既倒,這既是對良誠所的拯救,也是對所有弟子們的贖罪。
她曾經得到過,也曾經失去過,所以才更加懂得擁有的珍貴。
對于梅大梁而言,世界上沒有后悔藥,但是值得慶幸的是,有些錯可以做些補救、有些事可以重頭再來。
梅大梁與良誠所,遲早會東山再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