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開不是誰不好,只是我們想要的對方剛好給不了,最后也只能錯過
刷微博的時候,偶然刷到一個話題,“分手到底應不應該當面說”。
有人說,分手一定要當面說,這是對這段感情的基本尊重。也有人說,如果感情一定是要結束了,再沒有可以商量的余地,不見面也好,免得倆人當面談不好要么吵起來,要么哭的心軟,弄的雙方更難堪,最后不歡而散。
怕當面分手的不可控,電話或微信分手的太草率,說到底都不過是想好好結束。
體面分手,即使只能到這里,再沒辦法和你有曾經我們共同向往的完滿結局。
我們用力地愛過,最后也只能錯過
朋友跟我發微信,跟我說她失戀了。可笑的是他們連最后一面都沒見,微信說完分手,然后這個人就像再生命中消失了一樣。
從前和她互道晚安的人,曾經朋友圈都是滿滿狗糧的人,原來那個和她一樣在各個社交軟件中都和她用兩人愛情頭像的人,就好像突然間人間蒸發了一樣。
她問我,為什么分手不能當面說清楚,這樣分手,覺得這段感情就像是還沒結束,甚至懷疑他是不是真的愛過。
我安慰她,問她怎么會突然就分手了,她說沒想到這次吵架,一時沖動說的分手,最后竟然真的被當真。
可是,感情里哪有不吵架了,原來每次爭吵都明明能和好的啊,這次怎么就不行呢?
朋友是個性格外向的人,愛憎分明,生氣了一定要說出口,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一時的情緒宣泄完,也就翻了篇;她男朋友卻恰好相反,內向不善言辭,每次都讓著,沉默著,最后主動說了分手。
朋友曾說其實最氣的就是自己生氣,對方卻沒有反應,就像是一拳打在了軟棉花上,特別強烈的一種無力感。
原本有些事情,只要說明白就好。可是,他卻無動于衷。
愛情本來就是消耗品,在不經意的忽視和瑣碎的爭吵中被一點點耗盡。大概愛累了,也就放手了,絕情的話聽多了,也就走了,再也沒有回頭。
一段感情要走到盡頭的時候,往往都有其要終結的痕跡。
可能是早就存在的矛盾,也可能是一開始兩個人就不合適,只是因為某種契機,某個場景,突然就萌生了在一起的沖動。
有很多人都說,分手一定要見面,很多問題就可以談清楚,也許是誤會。說不定……就不會到分手的地步。哪怕真的要分手,也可以不留遺憾了。
乍一看很有道理,但事實總是殘酷得多。
真正堅持要見面的大都是想挽留過去的美好而已。想去見對方一面,多多少少,是希望感情還有轉機——“我們原本可以不分手的。”
但矛盾從來就不是見一面就能解決的,讓人難過的從來就是因為要分手,而不是因為沒有見面。
所謂的“消除誤會”“敞開心扉”,都是美好的預設,見面后的情緒失控,不確定的場景,誰也沒法預料。
見面不過是用清水洗一洗雙方的傷口,然后在洗完的傷口上直接敷一層厚厚的化妝品。
雙方忍著劇痛去復刻感情美好時的樣子,化妝品從來都不可以作藥用,它只會讓傷口繼續滲血。
見面分手的不可控性太強了,很多人明明不適合,也明明知道走不下去了,見了面就心軟,想再嘗試,最后卻又落到傷的更深的結局。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里有一個戳心的場景,燕子說,你對我那么好,我不想就在電話和你說分手,我想至少要正式一些。
豬頭準備最后送燕子一程,他們走到馬路旁,他幫她叫了出租車,幫她把放好行李箱。
她坐到了出租車上,他強顏歡笑,然而當車開動了那一瞬間,終于忍不住了。
因為這一刻他不得不意識到他一切的夢都徹底醒了,他再也騙不了自己,他們還會有未來。他愛地如此炙熱的那個女孩將永遠離開,再也不會回頭!
他一邊哭一邊追著出租車喊:“燕子,燕子,你一定開心,一定要幸福”!
后來喊著喊著又變成:“燕子,燕子,沒有你的怎么活啊”!“燕子,帶我一起走吧,燕子啊~”!
見面說分手,可能更難說出口,也許不是因為愛,只是因為不舍。
生活里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場景每個細節都會讓人不舍,卻讓后來的感情走的更難。
把分手說出口,又怎么舍得看著曾經深愛過的人那么難過。
對分手有這樣一個比喻,我很喜歡:
分手就像結束了一場連勝——你不能否認曾經得到過的成就和快樂,也不能否認打了一場敗仗去訓練吧,從頭來過。
分手,就像一個人在深夜里獨自就著可樂嚼著零食看電影,放的是回憶,看的是自己,想的是青春。而至于影片的內容,你看完后又記得多少?
見面只是在網上看到一場電影之后去影院補上一張票或再看一遍或不看,劇中人早已不在。
分開不是誰不好,只是我們想要的對方剛好給不了;當初深情不再,日后何必叨擾。
我愛你不后悔,也尊重故事結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