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過去了許多年,劉鄧大軍孤軍挺進大別山時遇到的艱難困苦,依舊讓人難以平復心情。
由于敵人的破壞和封鎖,使得一開始大別山的百姓就對解放軍充滿了小心翼翼。再加上大別山物資匱乏,糧食和衣物成為了最寶貴的資源,部隊既得不到后方的補給,又得不到百姓的幫助。
但越是這樣艱難的時刻,就越要保證部隊的紀律,為此鄧小平和劉伯承多次強調,讓全軍上下牢記“三大紀律和八項注意”。
然而,有些事總是難以控制,就在命令發出后不久,就發生了一起某副連長“搶劫”民財的案件。一向愛民如子的鄧小平為肅軍紀,不得不含淚下令處決愛將,作出了悲壯而又艱難的抉擇。
1947年10月,鄧小平和劉伯承率司政機關來到了鄂東黃岡的總路嘴。這里是一個大集鎮,國民黨的部隊剛剛被打跑,外出逃生的百姓大多還未回來,寬敞的街道顯得格外冷清。
兩個擔柴的漢子站在街上悄悄討論著什么,臉上盡是驚懼和不安,還不時用手指點著不遠處的店鋪。
這一幕恰好被鄧小平看到,他大步走過去想要與對方聊一聊,但兩人一看到他,嚇得撒腿就跑,任憑他怎樣喊,對方就是不肯回頭。
鄧小平很納悶,便順著他們剛才指點的地方看去,卻見一位穿著解放軍軍服的士兵從店鋪里面走出,肩上的步槍還挑著一匹花布和一捆粉條。那士兵顯然沒有看到鄧小平,匆匆離去,只留下一個背影使鄧小平氣憤不已。
“三項紀律、八大注意”幾乎天天在軍中傳唱,竟然還有人公然犯錯,鄧小平生氣地對身邊的政治部保衛科科長張之軒說:“給我查,若確實違反了紀律,絕不姑息!”
張之軒的速度很快,不久就帶著調查結果來到了鄧小平房間,他匯報說:“我已查清,是一個副連長,見店鋪主人不在,就拿了一匹布和一捆粉條……”
聽到這里,還未等張之軒說完,鄧小平就大怒道:“這是拿?這分明是搶!我早就說過,凡是搶劫民財的,都要槍斃,若放任不管,我們怎么在大別山站住腳?”
盛怒之下,鄧小平問張之軒:“此人是哪個單位的?”張之軒答:“警衛團。”
鄧小平蹙眉,他隱隱有不好的預感,又問犯事者叫什么名字,張之軒卻顯得非常猶豫。看著張之軒欲說不說的樣子,鄧小平更感不妙。
張之軒猶豫良久,還是說出了那個名字:“是警衛團的三連副連長趙桂良。”
聽到這個名字,鄧小平一頓,緩緩放下了手中正要拿起的煙,語調低沉地說:“別說了,我知道他,他是一個很不錯的副連長啊!”
時間回到一個多月前中秋之夜,那是鄧小平第一次見到趙桂良。
那天晚上,為慶祝節日,戰士們圍著篝火表演著節目。鄧小平和劉伯承看著圓圓的明月,升起了對月吟詩的想法。兩人邊散步邊比詩的時候,遠遠就看到一位身披白色物體的哨兵站在不遠處。
兩人想到,部隊南下時士兵們只帶了一件單衣,此時中秋已至,夜風襲人,站崗的人一定受凍。于是,兩人疾步上前,想要慰問哨兵。
走近時,兩人才看到剛才白花花的物體竟是一床夾被,哨兵將其反著披到了身上。
劉伯承很是心疼,問道:“很冷吧!”
哨兵見兩位首長也穿著單衣,難為情地拿下夾被,說了一句:“不冷。”
劉伯承接過夾被將其疊起,親切地說:“說不冷是假話。你若覺得冷可以走動走動,但不要把夾被反過來披,容易暴露位置。”又問:“你是哪個單位的?家中還有什么人?”
哨兵回答:“警衛團三連的,家中還有一個七十歲的老母親。”
想到這天是中秋之夜,這位戰士的母親必然會很想念兒子,于是劉伯承安慰道:“母親拉扯大一個孩子不容易,將來你回去了,替我和政委感謝她。”
哨兵聽后眼睛濕潤了,就在這時,一個小戰士慌忙跑了過來,開口就說:“司令員、政委,請幫我解決一個問題。”
原來,小戰士名叫牛原平,是警衛團三連的一個普通士兵,這天原本是輪到他站崗,但副連長考慮到他年齡小,且外面寒冷,便用上級的身份命令他休息,自己則替他站崗。而此時正與鄧小平、劉伯承講話的哨兵正是他的副連長趙桂良。
了解情況后,劉伯承笑著說:“你是不是也讓我給他下個命令?”
小戰士牛原平點點頭,又說:“您不知道,我們副連長他……”可話還未說完,趙桂良阻止道:“牛原平!”
但牛原平在兩位首長面前并不懼怕趙桂良,當即就說完了剩下半句話。原來,趙桂良此時還生著病,得的是“打擺子”的病。
聽到這個情況,鄧小平和劉伯承都被趙桂良體貼下屬的精神感動了。鄧小平又抖開了剛剛被她卷起的夾被,翻到草灰色的那一面,重新披到了趙桂良的身上。趙桂良還想說什么,鄧小平打斷道:“披著,這是我的命令,你身子也要當心。”
這件事給鄧小平心里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但他怎么也沒想到,趙桂良會是那個搶劫店鋪的人。
鄧小平不敢相信地喃喃自語道:“他為什么偏偏忘了人民,忘了紀律,忘了自己是一個干部呢?”良久,鄧小平終于平緩了心情,他的目光沉痛卻堅定,依舊對張之軒下達了處決的命令。
不多時,張之軒來到了禁閉室,趙桂良正面對人生最后一碗面發呆。張之軒問他有無解釋的話,但趙桂良卻只說了一句:“組織處理我,我沒意見。”
張之軒非常驚訝,他不死心繼續問著趙桂良,良久才又聽到:“我對不起我的母親,等革命勝利后,還請組織告訴她老人家,我是殺敵犧牲的,而不是這樣……”
正在這時,門口傳來了一陣嘈雜聲。原來是牛原平,他含淚告訴張之軒,趙桂良所“搶”花布和粉條沒有一樣是出于私心。之后張之軒才了解到,花布是為了給牛原平做棉衣,而粉條是趙桂良看到劉伯承骨瘦如柴,想要讓其吃頓好的。
聽到這里,張之軒已經是淚流滿面,他急忙將事情的真相告訴了鄧小平和劉伯承,兩位首長皆是震驚。然而軍令已下,就要堅決執行紀律,鄧小平和劉伯承并沒有收回成命。
隨著一聲槍響,趙桂良永遠地倒下了,鄧小平含淚說道:“通知地方政府,要按照烈屬待遇照顧趙桂良的家人。趙桂良犯錯,是我們沒有教育好,對不起他的老媽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