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招生老師,今年后槽牙都要咬掉了。任誰也想不到,北京大學在內蒙古的招生情況,居然能吃個大鴨蛋。
別說普通家長懵了,連教育圈都炸了鍋。這要擱十年前,北大招牌一亮,考生擠破頭都搶不到名額,現在倒好,提前批連個報名的都沒有!
是北大涼了,還是內蒙的學生出了什么問題,亦或者有其他不為人知的信息差?我們一起來看看!
“北大慘遭滑鐵盧!”內蒙招生零投檔,家長:沒有人愿意當炮灰!
北大這次的滑鐵盧,圈內人并不覺得意外,今年陜西提前批朝鮮語沒人報、江蘇阿拉伯語招不滿、廣東小語種反復補錄,在內蒙古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更是直接零投檔!
而北京電子科技學院這種雙非“官校”,分數線飆到657分,比南京大學還高出一截。上海海關學院擠爆門檻,國防科大物理類671分直逼清北。
是不是有一種冰火兩重天的感覺,這背后其實是考生和家長越來越清醒的頭腦,牢靠的工作,比名校的臉面重要多了,誰也不愿意去做炮灰。
為什么連北大金字招牌都鎮不住場子了?
要想知道為什么連北大都不行了,就要清楚這個專業被嫌棄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公共事業管理,聽著像當官,實際就業慘成炮灰。
考公的話對口崗位鳳毛麟角,進企業?HR會直接問:這專業能干嘛?該專業在教育部就業紅牌榜上掛了多年,畢業生除了扎堆考編幾乎無路可走。
普通家庭學生拼四年出來,可能還不如二本會計專業吃香。冷門專業=畢業即失業,這風險誰就算北京大學也拯救不了。
最可怕的還不是這個,而是像這樣的專業還有很多,有些學生根本看不出來,最后成了炮灰的時候,已經晚了。
高校的套路
把計算機、金融這些香餑餑和公共管理、哲學、小語種打包成“專業組”,美其名曰“大類招生”。考生想沖熱門專業?就得得簽“服從調劑”賣身契。
明明分數夠讀211財經,結果被調劑到同組的公共事業管理,不服從調劑?就平行志愿直接滑檔,可能本科都讀不上。
如何避坑?
記住不要有名校光環:以前“清北復交”四個字能唬人一輩子,現在企業開口就問“學啥的?會啥技能?”江西三名學霸今年夠上清北線,扭頭就選其他985的本碩博連讀熱門專業。
階級差異決定選擇權:家里有礦的再報北大冷門,文憑是社交貨幣,工作早靠人脈安排。但普通家庭孩子,需要掏空積蓄讀書,畢業得養家糊口!所以寧可去雙非學電氣,也不到985學考古。
最后不要有僥幸心理,高校專業調整慢如蝸牛。社會早不需要那么多公共管理畢業生,可院系要保師資編制、保科研項目,硬著頭皮也要招生。
一旦進去,想要調劑出來基本沒有機會。不要想著先去上學,再找機會調整專業。好不容易招到的學生,怎么可能讓你說走就走。
筆者寄語:
從北京大學今年招生的情況上來看,我們也明白了名校的光環,不能帶來未來生活的飯碗,同學們在選擇專業的時候,不要用老眼光來看待問題,不然帶來的后果,可能是你我都不想看見的。
如果不小心踩坑,寧愿復讀一年重現選擇,也不要抱有僥幸心理,不然4年之后,浪費的事件會更多!
(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