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吃貨研究所
在眾多美食中,火鍋以其獨特的魅力在無數食客心中占據著重要的一席之地。
提到火鍋,人們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川渝地區的麻辣火鍋。然而,以酸湯火鍋、豆豉火鍋為代表的“貴州火鍋”近幾年也悄然走紅。而且貴州火鍋還有一大特點:非常下飯,堪稱“飯遭殃”。了解之后才會不得不說:你們貴州人也太會吃火鍋了吧!
01 比較"普通"的火鍋
- 清水燙
貴州的清水燙也別具風味,雖然名字聽起來清湯寡水的,吃起來卻不寡淡。清水燙一般用的是骨頭湯,加入蔥、姜、鹽、西紅柿等一起煮制。其好不好吃的關鍵在于蘸水。煳辣椒打底,加入水豆豉、腐乳、鹽巴、味精等配料,喜歡吃折耳根可以放一點折耳根,還可以放一點花生碎或酸蘿卜,再來點清水燙的湯攪拌一下,一碗蘸水就完成了。
清水燙重在一個“鮮”字。豌豆尖、青南瓜等特色蔬菜鮮美無比,夾一筷子菜,在蘸水里滾一圈配上蘸水邊燙邊吃,安逸得很。
魷魚雞火鍋也屬于清水燙的行列。雞湯做湯底,竹蓀、魷魚來提鮮,吃之前先來上一碗熱湯,喝完更加開胃。餛飩也是一大特色,放進鍋里煮開,肉的鮮香和湯底的甘甜在口腔中完美融合。
- 酸湯火鍋
貴州普遍喜食酸,當地有句民謠叫“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躥躥。”因此酸湯火鍋是貴州火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貴州有兩大酸湯派系。以遵義為主的紅酸湯又稱毛酸湯,由本地特產的毛辣果與木姜子、糟辣椒等多種作料發酵而成,酸湯味道酸辣鮮,一口下去開胃又暖暖的,先喝兩碗再燙肉。另一種是以黔東南為主的白酸湯,用米湯釀造而成,酸爽回甘,有種淡淡的甜味。
酸湯火鍋中尤以酸湯牛肉、酸湯魚火鍋最為常見。酸湯與牛肉、魚肉的結合,鮮、酸、辣,讓人吃得過癮!安順奪奪粉火鍋同屬于酸湯火鍋,特色在于奪奪粉,也叫米豆腐,加入這酸湯中,浸潤湯汁,糯糯嘰嘰,也是一絕!
02 豆類火鍋
貴州火鍋的種類豐富多樣,其中以豆類為鍋底的火鍋堪稱一絕。
- 豆豉火鍋
在貴州,豆豉火鍋有時也會被稱為“地攤火鍋”,性價比蠻高,尋常不過的食材搭配獨特的豆豉香氣就俘獲了無數人的味蕾。
豆豉是這類火鍋的靈魂。小黃豆經過蒸煮和發酵之后會形成一種獨特風味,雖然剛聞起來有些“臭”,但吃上一口,濃厚的豆豉香氣就會撲面而來。
新鮮的五花肉爆香后,來上一把豆豉,將其與糍粑辣椒、小番茄相結合,加入各式調料,在來回翻炒之中,豆豉火鍋開始散發濃郁的誘人氣息,再搭配上豆芽、土豆、板筋、牛肉等配菜一同煮制,更是讓人垂涎欲滴。
在貴州吃火鍋,脆哨一定要來上一份,炸得酥脆的油渣浸在湯里會變得鮮香無比。夾上一筷子食材配米飯,無比下飯。
- 豆米火鍋
豆米火鍋的主角是熬得軟爛的四季豆或蕓豆,為豐富口感,還會在鍋中加入臘肉、脆哨,再配上豆腐、土豆、白菜等時蔬。煮了一段時間后豆米變得軟爛,鍋底也逐漸變得粘稠,這時濃郁的鍋底和糯糯的豆子是一絕,連湯帶豆舀起來澆在米飯上,直接香迷糊了。
除了以豆類為鍋底的火鍋,貴州還有以豆類食材為主的火鍋。
- 畢節豆干火鍋
畢節豆干火鍋是豆豉鍋底的一個分支,辣辣的紅湯底,豆豉發酵的濃郁香味,搭配上五花肉、肥腸、脆哨、瘦肉片、肉圓子等食材,咕嘟咕嘟這一鍋讓人眼饞。
大方手撕豆干是畢節豆干火鍋的主角,它是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的特產。豆干口感勁道,蜂窩多非常吸汁,咬上一口,又嫩又韌,越煮越香。吃完鍋里的菜,野菜可以隨便加。煮到后面吸飽了濃郁的湯汁同樣非常下飯,一口豆干一口肉,再來一份苞谷飯,滿足!
- 豆花火鍋
將新鮮的豆花放入熱氣騰騰的鍋中,只需稍煮片刻,豆花即可吸飽湯汁,入口即化卻又帶著一絲韌勁。再加入各式食材,土豆、藕片是常客,臘肉、豬蹄等肉類獨特的香氣與豆花一起涮煮,更是別有一番風味。
湯底的多樣性賦予了豆花更加豐富的口感,根據食客的口味可選擇清水、酸菜湯底或酸湯等,打上一份蘸水,搞坨豆花,裹滿湯底辣椒,香氣四溢,一下子把人的胃口打開。
- 習水豆皮火鍋
習水豆皮火鍋則以習水豆皮為主,是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經水磨、濾漿、冷卻等多道工序制成的豆皮薄、軟、嫩,是該火鍋的靈魂。習水豆腐皮火鍋則多以麻辣味為主,紅油鍋底色澤紅潤,搭配豆皮吃起來油而不膩,辣而不燥。
03 干鍋火鍋
在貴州,火鍋也可以是干鍋,上來先把肉類吃光,然后再倒入湯底涮菜。吃完干鍋吃火鍋,一鍋兩吃,不得不說,貴州人你們還是太會吃了!
- 辣子雞火鍋
辣子雞火鍋以其獨特的香辣味道聞名。油炸而成的雞肉金黃酥脆,熱油充分將糍粑辣椒、蔥段、姜中的香味激發出來,翻炒均勻,就成了濃香四溢的辣子雞火鍋。
- 剔骨鴨火鍋
貴州余慶地區的剔骨鴨火鍋則以去骨切成薄片的鴨肉為主,也是用糍粑辣椒炒鍋底,鴨肉色澤紅亮,不腥不柴。
- 臘豬腳火鍋&小腸火鍋
臘豬腳也是貴州火鍋的重要角色。糯啾啾的臘豬腳不管是放入豆米鍋還是酸湯鍋都很好吃!小腸火鍋中小腸打結真是極棒的做法,吸滿了湯汁,很耙。
- 烏江豆腐魚火鍋
一鍋熱氣騰騰的烏江豆腐魚,主要原料有鮮活的鯰魚以及當地別具風味的烏江豆腐。鯰魚魚肉鮮嫩,一起燉煮的豆腐也必須是細膩如脂的豆腐。兩者在以各種辣椒打底的湯汁中結合,香鮮辣燙,色味俱佳。
04 怪味火鍋
在貴州,還有一些“怪味”火鍋,它們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的美食。
- 牛癟火鍋
牛癟火鍋是黔東南地區榕江、黎平等地的一種小眾又獨特食品,外地人眼中妥妥的黑暗料理,卻是本地人眼中寶貴的“百草湯”。
牛癟是牛胃中未完全消化的草料經過處理以后的產物。將牛宰殺后,把牛胃里沒有完全消化的草料拿出來,加水反復擠壓、清洗、過濾的粘稠液體,即為牛癟。其風味獨特,可以說非??简炌獾厥晨偷挠職狻?/p>
牛膽汁的加入進一步豐富了牛癟鍋的口感,初嘗苦澀,再嘗有一股青草香,若是愛上了這味道才會發現它竟帶有一絲回甘,每一口都是對味蕾的新鮮挑戰。用其煮牛肉異常鮮香,吃得盡興還可以用湯來泡飯,對其喜愛的人吃不夠。
- 獨山蝦酸火鍋
貴州有三酸:蝦酸、魚酸、臭酸。
蝦酸由河蝦、紅辣椒、番茄、糯米酒一同發酵制成,食材的風味被充分釋放,會散發出一種獨特的香臭。最后拌上辣椒、米酒、鹽,用蝦酸醬就做成了蝦酸火鍋,如眾多以臭聞名的食物一樣,屬于聞著臭但吃著香!
吃蝦酸火鍋,最好的搭配是放入炒牛肉和牛板筋,還可以撒上薄荷葉,蝦酸的臭味、辣椒和牛肉的香味,薄荷的清涼,在口腔中相互碰撞,更能體驗到這多重的味蕾沖擊,讓人欲罷不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