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段小插曲過后,溫以凡若無其事、睡到自然醒,桑延卻兵荒馬亂、失眠一整夜。第二天醒來后的溫以凡,對夢游后擁抱室友的事情全然不知,卻對那場真實的夢境記憶猶新。
當時,她曾對電視臺的同事聊起了自己這個奇怪的夢。對此,她是這樣說的,“突然進了一片很大很大的森林,然后我就一直走一直走,想找到出口,但發現怎么也找不到,后來,走著走著天就突然黑了,就開始變得很冷很冷,我就趕緊繼續再往前走,又走著走著,突然想起來,自己好像在來的路上,看見過太陽,然后我就心想,回去找那太陽取取暖,走著走著,發現還真讓我找到太陽了……看到太陽的時候我就走出來了,我還記得,我看到太陽的時候,好像還,忍不住抱了抱它。”
溫以凡的這場夢,情節曲折離奇、畫面亂七八糟,像是小孩子信手涂鴉的美術作品。然而,當我們重新復盤夢境的過程和要素,才會發現個中的玄機。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世上所有的夢,都是對現實的投射。打開溫以凡夢境的密碼,還是要從現實世界中來找。
在溫以凡做夢的這一天,恰恰是闔家團圓的元宵節。這一天,長期失聯、查無此人的媽媽居然給她打電話,邀請她到自己的家中做客。
母女之間本就有嫌隙,如今媽媽放下身段、主動示好,讓我們看到了破冰的可能。然而,天不遂人愿。溫以凡在期待和忐忑中來到了母親的新家,最終卻遭遇了全程的尷尬。
在媽媽的新家,她看到了同父異母的弟弟,撞到了成長噩夢的伯母。如此一來,驚喜變驚嚇、團圓變團滅,她終于放下了心里的包袱,頭也不回地走出了媽媽家。
從媽媽家奪路而逃后,溫以凡遇到了放煙花的桑延。就在當晚,她做了奇怪的夢,也開始了夢游。
有了這樣的背景,我們再看溫以凡的這場夢,一切都會變得清晰起來。
森林是溫以凡的原生家庭。在父親英年早逝后,她一直未能走出原生家庭帶來的陰影。溫以凡對母親的再婚和無情感到不滿,但是由于對父親的承諾,她始終不愿意拋下媽媽。
只是,溫以凡把趙媛冬當作親媽,趙媛冬卻不拿她當女兒。為母女之間關上大門、為彼此關系畫上句號的人正是趙媛冬。媽媽的名字里恰好有一個“冬”字,編劇在這里暗藏了一處隱喻——溫以凡夢里感到的寒冷,正是母親趙媛冬。雖然感到了徹骨的冷,但是溫以凡依然堅持走下去,最終卻仍舊找不到出口。
出口,是創傷后的新生,是母女間的和解。在一次失望的見面后,溫以凡已經對母親失望透頂,而桑延的出現,就像夢中的太陽,為她帶來了光明和希望。
在溫以凡的夢里,她早就看見過太陽,只是在迷霧森林失去了方向后,這才想起了來時路上的陽光。對于溫以凡而言,太陽站在原地、太陽觸手觸及,這不正是她與桑延的真實寫照嗎?
因此,原路返回后的擁抱,是對親情的釋懷,也是對愛情的接納。
夢,是潛意識最真實的表達。溫以凡的回頭,愛情再出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