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外交部機要處長資歷被人質疑,周恩來:他是我黨杰出特工
1949年11月8日,我國外交部在北京宣告成立,周恩來總理兼任外交部長。宣布任命時,他說道,這雖是眾望所歸,但仍需肩負重任,全力以赴。
外交部中負責機要事務的處長職位,由周竹安同志擔任。
地下即刻傳來陣陣低語,眾人紛紛開始交頭接耳,議論之聲不絕于耳。
周竹安究竟何人?何以能勝任此重要職位?
周總理聞及下方的竊竊私語,微微一笑,隨即開口言道:
周竹安的經歷究竟有何非凡之處,竟能贏得總理如此贊譽?
1891年,周竹安誕生于長沙貧寒農家。他上學機會源自父母節衣縮食,積攢銅板。最終,他以優異成績考入長沙師范學校,師從徐特立。
徐特立先生乃“延安五老”之一,亦是毛主席與田漢之師。受其熏陶,周竹安立志教育救國,畢業后便在當地擔任教育主事一職。
在此期間,周竹安與毛澤東、蔡和森、何叔衡等有志青年結識,他們常相聚討論。通過這些交流,周竹安逐漸認識到,只有革命才是拯救中國的出路。
1927年,周竹安成為中共黨員一年后,長沙遭遇“馬日事變”,危及共產黨人與革命群眾。周竹安與夏明翰等受命留守長沙,秘密從事地下活動。
周竹安與夏明翰乃湘籍摯友,多年相交于長沙,彼此扶持,情誼深厚。1928年初,二人均被調職至湖北省委,共同開展工作。
這一年,武漢因汪精衛等人叛變,局勢極度危急。他們剛調往武漢,夏明翰即遭叛徒出賣被捕。面對嚴刑拷打與誘惑,他堅貞不屈,于1928年3月英勇就義,未吐露絲毫情報。
周竹安尚未從好友犧牲的悲痛中走出,便投身工作。雖以刻章商人身份掩藏,但夏明翰的出現已讓國民黨反動派警覺。5月,他們逮捕一名交通員,于其家中搜出署有周竹安名的空白信。
周竹安同樣被敵人捕獲,面對嚴刑拷打,他堅守不屈。因敵人缺乏確鑿證據,加之組織援助,最終周竹安成功脫險。
盡管他僥幸存活,卻因被列名而處境危險,即便未泄露情報。因國民黨反動派已暗中監視,繼續地下工作將極易暴露,故組織調他至上海,負責保衛黨中央。
年末,周竹安被派往法國,名義留學實則組建反帝同盟。半年后轉至比利時,兩年后因宣傳共產主義被比利時當局察覺并驅逐出境。
周竹安別無選擇,只得離開比利時徒步前往巴黎。經歷重重困難后,他終于在巴黎尋得黨組織,并在其安排下,于當地“萬花樓”中餐館擔任賬房。
在巴黎,周竹安悄然設立情報聯絡站,同時創辦報社,印刷刊物,旨在揭露列強侵華真相,并積極傳播共產主義理念。
1939年,因歐洲納粹勢力察覺到周竹安的活動,且國內抗戰形勢嚴峻,經組織商討,決定把周竹安調回國內。
在歐洲度過了十一年,1940年初,49歲的周竹安回國。多年的國外情報工作讓他成長,如今的他已成為一位具備豐富地下工作經驗的資深情報人員。
1940年5月,周竹安調至中共中央南方局社會部,甫一履職,即接到策反任務,目標鎖定為周光亞。
周竹安憑借酒精廠總管理處秘書一職,迅速接近了周光亞。經過數次會面,他成功策反了周光亞,為此立下了赫赫戰功。
在重慶,周竹安成就斐然,他助沈安娜成為老蔣秘書,情報獲取變得容易。他往返長沙與重慶,維系數百人的情報網,其子女亦受父親影響,投身此艱巨任務。
周竹安八歲的小女兒也常助父傳情報,敵人搜查嚴密時,她更是關鍵傳遞者。敵人難料,八歲女孩竟有此膽識。雖或有懼,但信念已超生死。
此外,在策反工作中,他著力擴建國民黨情報網絡,吸納如周茂僧、周光亞等人,使我黨能迅速獲取國民黨最新情報,為計劃實施與緊急撤離奠定基礎。
《新華日報》在艱難時期持續出版,資金消耗巨大,這些資金多源自周竹安。在報社內部,眾所周知,周竹安堪稱《新華日報》的“金庫”。
周竹安在重慶的表現極為出色,這些成就為他后來參與長沙解放的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1948年,解放軍戰場屢勝,極大提振士氣。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后,中共領導的全國解放戰爭勝局已定,程潛亦返湘履新。
當時湖南地下黨無電臺,重要消息難以及時匯報亦無法迅速接收黨中央通知,故黨中央決定派上海吳克堅情報系統人員赴長沙,迅速建立秘密電臺與情報站。
接獲通知后,他們即刻行動,無絲毫延誤,并加入策劃程潛起義。遵照周恩來指示,吳克堅將這項重任委托給了周竹安。
1949年5月7日,周竹安偕譯電員章樸乘飛機自上海抵達長沙,而報務員趙翰林則途經香港,由潘漢年安排轉至長沙。
抵達長沙,周竹安遵循李克農的指令,果斷切斷與橫的聯系及地方黨組織的關聯,確保不被敵人利用或破壞。
周竹安經考察后,決定在國民黨退役中將師長周啟鐸的鄉下住宅設立電臺,因周啟鐸的身份可避檢查,且鄉下位置隱蔽,不易遭敵人監測信號機器破壞。
電臺建成后,周竹安著重情報搜集,抵長沙即召集原策反人員如黃雍、周茂僧等,全面搜集湖南的兵力、編制、調動、作戰計劃及輿論等情報,經秘密電臺傳黨中央,為解放湖南提供參考。
因中共在湖南活動頻繁,白崇禧迅速帶領新桂系撤至湖南,擔當反共前鋒。新桂系拒不投誠,致使長沙即刻籠罩在血雨腥風與恐怖氛圍之中。
程潛
7月2日,周竹安向程潛轉達了中共中央的復電,建議其表面上主張湘桂合作,并盡力留在長沙作為內應,同時傳達了中共中央對此的深切期望。
與中共中央建立聯系后,程潛深受觸動,毅然決定不再徘徊,堅定地支持共產黨,致力于湖南的和平解放事業。
周竹安在唐生明的協助之下,成功爭取到了另一位關鍵人物——陳明仁的支持。
8月4日,程與陳兩位宣布發動起義,此舉標志著長沙順利實現了和平解放。
解放軍入城之日,周竹安攜幼女湘田上街,與眾人共慶。湘田憶起,父親素日堅毅沉穩,鮮露情感。但長沙解放之時,他卻緊抱她,淚流滿面。
女兒憶述往事道:“我記得,父親這輩子僅哭過兩次。”
幼女尚不懂,對父親而言,長沙解放即理想成真。自1928年離家,二十一年后,周竹安首次輕松漫步家鄉街巷,此刻終感游子歸鄉之樂,他從苦難中拯救了淪陷的故鄉。
1952年,周竹安出任外交部辦公廳副主任。1954年,年近耳順的他被任命為駐保加利亞大使,直至1958年初因工作勞累、健康欠佳而回國休養。
1977年7月23日,一生致力于中國共產黨的周竹安因病去世,終年86歲。臨終之際,他仍心系新中國,念念不忘。
周竹安前半生致力于地下情報工作,多年匿名奉獻,使眾人對其身份及貢獻知之甚少,但他毫無怨言,也從不在人前炫耀自己的功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