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月25日),針對媒體報道“吉祥航空給乘客發過期堅果”一事,吉祥航空相關負責人回復北京青年報記者稱,公司第一時間已展開調查。在2月23日由烏魯木齊飛往上海虹橋的HO1256航班服務中,存在將外站配送上的部分過期10天的堅果零食派送給旅客的情況。吉祥航空將視調查結果對責任人嚴肅問責。
乘客發文在飛機上吃到過期堅果
2月24日,一名乘客通過社交媒體發文稱,2月23日,他乘坐烏魯木齊飛往上海虹橋的H01256號航班,在飛行途中發餐食時,有其他乘客發現空乘人員發放的餐食中包含過期食品的堅果包。
“當時已經發完一半的乘客了,我也是吃到一半的時候才注意到。”這名乘客稱。
這名乘客提供當時的食品包裝,包裝顯示,這個堅果的生產日期是2024年8月13日,保質期6個月,已經過期10天。這一現象引發乘客不滿,等到飛機落地后,機組人員就給所有旅客發了一份保密協議,然后把人堵在廊橋,必須填完身份證號簽完字再支付寶掃碼把錢領了才讓走。
無強制乘客的行為 不簽協議也可領到補償金
吉祥航空官方回復稱,當班乘務組在航班飛行途中發現問題后,立即通過衛星電話向公司報告。為彌補服務過失,公司迅速啟動應急處理機制。在航班抵達后,工作人員第一時間向旅客致歉,并提供1000元/人服務補償金。
針對媒體報道中“吉祥航空強制乘客簽保密協議并把乘客堵在廊橋”一事,該負責人表示,經調查,機組人員是在機艙門口向乘客發放補償金和保密協議,組織乘客登記領取信息,并無強制乘客的行為,即便不簽協議也可以領到補償金。
吉祥航空相關負責人同時表示:“根據民航運輸條例,航司的延誤補償、超售補償等均需與乘客簽一個類似的協議,‘保密協議’寫法有些不妥。工作人員請旅客下飛機時簽字,再發放補償金,需要一點時間,導致下飛機速度有點慢。”
內部初步調查結果:第三方入庫時寫錯生產日期
在空乘發放食物時,被乘客發現“堅果”已過期10天。為何乘客會吃到過期“堅果”?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該負責人接受北青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據內部初步調查顯示,造成此次錯誤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吉祥航空從烏魯木齊返程航食是由烏魯木齊機場的第三方航空公司配送,去年公司把貨送到烏魯木齊的時候,第三方公司入庫時把生產日期寫錯了。二是,配餐時往餐盒里放堅果的時候,相關工作人員沒按照規定去檢查食物的保質期,造成了過期的食物上了飛機。為杜絕此類問題再次發生,公司重新梳理了外站回程航班堅果類的小零食配送流程,完善機上核查機制,同時建立更完善的監督機制,確保同類問題不再發生。
后續給曝光此事的乘客“升艙”補償
吉祥航空方面表示,當日共有兩位乘客未領取補償金,其中一位為準備轉機去悉尼的王先生(化名),即最早在社交媒體發布視頻和相關內容的乘客。后續,吉祥航空已經聯系到王先生,除給予補償金1000元外,還為乘客提供了下一航段“升艙”服務作為補償。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藺麗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