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就快結束了,美俄也在近日進行了一次密談,這也說明,美俄關系相較之前有所緩和,不少人開始擔憂:美俄關系回暖,是否會沖擊到中俄關系?就在外界議論紛紛的時候,特朗普削減了軍費,美國防部長海格賽斯稱,美國不想跟中國打仗。
美俄關系的緩和,確實給國際社會帶來了新的變量。特朗普以商人思維,迅速在俄烏問題上打開局面,但這并不意味著中俄關系就會因此受到沖擊。
我們首先要明確的是,普京不會僅僅因為特朗普當政,就輕易放棄與中國的深厚友誼。中俄之間的合作,已經從政治延伸到了經濟的各個領域,而且特朗普的任期有限,四年后美國政策會否再次轉向,這是俄羅斯必須考慮的現實問題。
再者,從經濟利益的角度來看,美國與俄羅斯的關系改善,或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俄羅斯的安全感,但在經濟層面,美國能給予俄羅斯的實在有限。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意味著美國不太可能向俄羅斯提供大量的產業投資。俄羅斯的經濟需求,更多還是要依靠與中國的合作來滿足。
那么,中美關系會因為特朗普的上臺發生怎樣的變化?
說到中美關系,我們不能忽視當前國際形勢的復雜性。特朗普上臺已經一個多月了,這段時間,特朗普雷厲風行,在經濟,地緣政治上開始“落子”,有觀點指出,這些動作或許是在為集中精力應對中國鋪路。
美國不斷炒作與中國開戰的可能性,這種緊張氛圍確實存在。但這并不意味著,俄烏沖突結束后,美國會集中精力對付中國。
首先,對付中國,美國需要盟友支持,但是,特朗普上臺之后都干了什么?首先就是對盟友開刀,現在美國和傳統盟友之間的關系已經出現裂痕,美國和歐洲、加拿大、墨西哥等國的合作不似以往緊密,這種態勢并不符合戰略決戰前的盟友集結模式。
其次,就是特朗普準備削減軍費,新任美國國防部長海格塞斯在一份內部備忘錄提到,他要求國防部的高官們、各大戰區和聯合司令部、還有下屬的各軍兵種,都得在2月24日之前交出一份詳細的計劃,說明怎么在未來五年里,每年都削減掉8%的預算。
2025財年的美國軍費預算原本是8490億美元,2026財年更是漲到了8768億美元。8%的削減意味著,2025財年得少花679.2億美元,而到了2026財年,就得省下701.44億美元。如果按照這個節奏,連續五年都砍掉8%,那美國軍費最后會降到多少呢?答案是驚人的5600億美元!
雖然這還沒達到特朗普時期“削減一半”的豪邁目標,但已經是個相當可觀的數字了。
美國選擇在這個時候削減軍費,這不僅反映了美國財政的壓力,更透露出特朗普政府對于未來戰略方向的重新考量。軍費的削減或許意味著,美國不打算卷入大規模的軍事沖突,至少在短期內是如此。
其實美國沒錢了,不是什么新聞,畢竟美國的國債一年年創歷史新高。但是,能讓國防部長海格塞斯都意識到,以美國的現有實力無法支撐起一場高烈度的戰爭,這就是大新聞了。
特朗普第一次執政時,在和中國的交鋒中就得出了兩個結論:第一,中國人民不信邪;第二,中國真的強大了。
所以,二次執政,美國的外交政策出現了一個明顯的轉變,孤立主義傾向愈發顯著。這種傾向的最大特點,便是極力避免和中國爆發大規模的沖突。
雖然美國依舊將中國視為本質上的對手,但是,千萬不要和中國開戰,是美國在經歷過無數次打臉之后得出的最終結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