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美烏簽署礦產協(xié)議,烏克蘭進入以礦養(yǎng)戰(zhàn)耗俄新模式!
從2月份耗到4月底,美國和烏克蘭談判拉鋸兩個多月后,雙方終于簽署了礦產協(xié)議。美烏之間為何會為這個事件拉扯兩個多月呢?其實答案真的很現(xiàn)實。特朗普自從1月20日主政美國之后,其外交思路就跟之前的拜登大不一樣了。之前美國前總統(tǒng)拜登和烏克蘭總統(tǒng)澤連斯基,都拿著捍衛(wèi)歐洲安全的共同價值觀來忽悠著對方。但是實際上就是拜登愿意拿出軍援武器,來支持俄烏之間互耗,以達到通過烏克蘭削弱俄羅斯的目的;而澤連斯基也愿意拿著美國幾乎免費的提供的軍援,在戰(zhàn)場上與俄羅斯互耗。
但是特朗普上臺就不想這樣干了。為什么呢?主要是兩條,第一條就特朗普想將美國的外交熱戰(zhàn)地方從俄烏沖突方向,調整到中東對伊朗軍事打擊方向。第二個原因在于特朗普認為,美國的目標并不是一定要削弱俄羅斯,俄羅斯可以成為美國爭取和團結的對象。而且烏克蘭拿著美國幾乎免費提供的武器,讓美國白白花錢,特朗普覺得太劃不來了。于是就有了特朗普先是給澤連斯基拉了一個長長的賬單來逼迫澤連斯基還錢。后又想逼迫澤連斯基將其境內的礦給美國,以此來抵美國訛詐的高昂賬單的目的。但是與此同時美國并不想繼續(xù)對烏克蘭提供軍援和安全承諾了。如此澤連斯基當然是不干的了。于是就有了美國和烏克蘭之間兩個多月的討價還價和極限拉扯!
最終在4月底的時候,美國和烏克蘭簽署了各自讓步的協(xié)議。美烏簽署的這個協(xié)議,沒有了2月初的時候美國對烏克蘭極限訛詐的內容,同時也沒有烏克蘭要求的美國應該對烏克蘭盡安全保護義務的條款。這個協(xié)議的簽署,意味著美烏未來的合作模式進入到新的階段。這個協(xié)議對烏克蘭來說是“礦產換軍援”;對美國來說是“軍援換礦產”。說白了就是烏克蘭再也不能白嫖美國提供的武器軍援了。美國會繼續(xù)對烏克蘭提供軍援,但是烏克蘭要拿礦產來換。至于美國賣給烏克蘭的軍援,會不會繼續(xù)打俄羅斯?這點美國不管。反正美烏之間就是一手交礦,一手交軍火就行了。
然后這個美烏礦產協(xié)議簽署后沒幾個小時,特朗普立刻批準了軍援烏克蘭,打算向烏克蘭出售價值超過5000萬美元的軍事產品。由此可見在利益面前,特朗普的現(xiàn)實。要知道烏克蘭豐富的戰(zhàn)略礦產資源,包括鈦、鈾、鋰、石墨以及稀土金屬等,這些資源總儲量估值高達11.5萬億美元;所以從理論上來講的話,這里面一半的礦產歸美國的話,那么就價值在將近6萬億美元。而美國可以對應的為烏克蘭提供6萬億美元的軍火。不管美國為烏克蘭報的軍火賬單,價格有多么的虛。但是也能保證美國對烏克蘭長時間的軍事援助。那么烏克蘭拿著美國繼續(xù)提供的武器,接下來肯定是會繼續(xù)跟俄羅斯對耗了。那么俄烏沖突再持續(xù)到特朗普整個4年任期結束,都有可能。接下來難題肯定就拋給俄羅斯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