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授銜時。
1955年,大授銜的前一天,一位資歷頗深的將軍得知只被封了一個中將。
當即,就找上書中央,想要問下原因,面對他的要求,羅帥卻勃然大怒,直接下令,先不給他授銜。
他曾在革命初期就跟隨朱帥一起打天下,就連號稱戰神的粟將軍,在當時都不過是他手下的兵。
那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事情的發展到最后又是如何?
老將軍不滿授銜
1955年,初步將裝甲兵部隊建設完成的聶鶴亭將軍感到十分自豪,正巧當時又即將進行大授銜,他在心里預想著自己能夠到達什么樣的軍銜。
然而,當他在大授銜前一天,得知了授銜名單以后,他頓時傻了眼。
自己從革命初期就跟隨在朱帥的手下,后續又得到毛主席的賞識,在革命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可如今自己的軍銜,卻只有中將。
于是,聶鶴亭在當晚,直接上書給中央,一點一點地訴說自己的委屈,曾在革命中,又是如何如何不容易。
當羅帥見到這一份報告后,大發雷霆,他直接表示,他不滿意授銜,那就先不給他授銜了,先給別人授銜再說。
就這樣,在當年的大授銜中,聶老將軍不僅沒有如愿得到上將的軍銜,還直接失去了權利參加授銜。
然而,這也讓很多人感到疑惑,羅帥一直以來都是十分和氣的一個人。
為何這一次會對聶將軍如此震怒?又為何聶將軍明明勞苦功高,卻最終只能得到一個中將軍銜呢?事實上這一切,都與老將軍的性格相關。
反抗朱帥命令,公然離隊而走
聶將軍出生在安徽阜陽,因為家里在當地算是有點家資,所以,自幼就能在學習方面,領先同齡人一大截。
如果按照父母給的路走下去,未來的他必然會依靠自己的學識,成就一番事業。
可亂世到來,卻讓一切改變,12歲的時候,因為戰亂頻發,聶家因此受到波及,日漸衰敗。
但也就是從這一刻開始,他理解到了百姓們的不容易。
在學校的學習,開闊了他的眼界,他知道,只有新的思想,新的革命,才能拯救這群飽受煎熬的百姓。
雖然說聶家已經衰敗,但卻還有些人脈在,在發小張子珍的幫助下,聶將軍重新回到了學校,并且考入了皖江師范。
讀書不僅僅是豐富自己的閱歷,更是結識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學校里,聶將軍認識了很多來自四面八方的愛國青年。
五四運動中,他們這群愛國青年因為多次反抗政府,最終被政府通緝,為了活命,聶將軍只能四處逃亡,恰好在這個時候,張子珍又與他再次聯系。
原來,張子珍已經加入我黨,并準備用革命改變這個世界,在張子珍的介紹下,聶將軍也加入了我黨,并進入到了葉挺獨立團當中。
因為知識儲備過硬,又年輕有為,敢打敢拼,所以很快就被葉將軍注意到,獲得了他的賞識,將其提拔為班長。
1926年吳山廟戰斗中,面對十倍于自己的兵力,聶將軍帶領自己班的人,仔細分析地形,依靠地形優勢,與對方激戰一整天,硬是沒有讓敵軍前進一步。
也就是這一場戰役,讓所有人看到了他的出色,他也因此被提拔為敢死隊排長,而在這一支敢死隊中,就有未來的戰神粟將軍。
1927年,跟隨朱帥南昌起義的聶將軍,內心中一直對國黨背信棄義而憤憤不已,下定決心,就算死也要拉幾個背信棄義者下去墊背。
然而,在這時候,朱帥卻看到敵我差距巨大,我軍傷亡嚴重,便打算假意接受國黨的招降,先保存有生力量,等有機會就離開。
可當時的聶將軍卻一根筋地完全想不通這件事,陳帥叫上朱帥一起對他進行勸誡,他也不認賬。
最后選擇離隊,在朱帥的無奈下,獨自前往上海尋找中央。
來到上海后,他又一次經歷了廣州起義,在這一次起義中,他親眼目睹了好友的死亡。
但也就是好友的死,讓他知道了一件事,朱帥當時是對的,革命不能一股腦單靠蠻力進行,那樣只能讓戰士們白白犧牲,革命必須要講策略,講方法。
在兩年后的江西根據地與紅軍會合的時候,他主動找到了朱帥,當眾和他道了歉,朱帥也十分大度地回應。
拒絕領導好意,爽約偉人飯局
在根據地中工作的這幾年里,毛主席十分賞識他,認為他是一個有才之人,數次對其委以重任,一步步將其提拔為司令部作戰科科長。
長征后,更是讓其成為了參謀長。
這樣的殊榮,任何一個人如果能接住,在日后的授銜中必然會讓人多看兩眼,但可惜的是,這一次聶將軍又沒抓住。
1938年,葉將軍得知聶將軍在延安,便想要從毛主席手里,將他借過來,好組織新四軍工作。
毛主席雖然對聶將軍十分不舍,但卻也知道,大局為重,便同意了這個請求,但同時又囑咐聶將軍在臨走的時候,一定要來找他一次。
其實當時偉人想的是,好友要走了,自己必須好好請他吃頓飯,給他送行才行。
但聶將軍卻會錯了意,他覺得偉人是想要挽留他,不讓他前線作戰,畢竟如今他被偉人封為參謀部部長,根本沒有去前線作戰。
而他又恰好是一個喜歡在前線打仗的人,不喜歡在后方指揮,所以,在他會錯意以后,便在離開的時候,沒有去赴約直接離開了延安。
這也讓毛主席認為他不夠意思。
不過可惜的是,聶將軍最后去新四軍也沒有任職成功,最后還是回到了延安。
當時的他心里每次想起這件事,都對毛主席感到十分內疚,可無奈兩人因為各種事情,聶將軍一直沒有機會解釋當天的事情。
而如今又因為軍銜的事情,再一次鬧到了羅帥這里,這才讓羅帥有些不悅。
事實上,羅帥最初的意思,并非不給聶將軍封上將,而是想要將他這個耿直的性格給磨礪一番,等他什么時候能沉穩下來,再給他封上將。
可誰又知道,聶將軍又一次會錯了領導的意思,直接將這件事上報到中央。
不過第二年,羅帥還是顧及舊情,給他補了一個中將的軍銜。
結語
事實上,對于聶將軍,無論是朱帥還是毛主席,都從未真正的怪罪過他。
參考資料:
開國將帥名錄.人民網 [引用日期2021-09-21]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編. 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名錄 上[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07. 第303-304.
聶鶴亭.中國政府網 [引用日期2023-11-1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