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 年,我國全軍進行第一次授銜,這一重大歷史事件本應是榮耀與肯定的象征,卻也引發了一些波瀾。其中,開國少將鐘偉的反應尤為激烈,甚至大鬧軍委,此事傳到毛主席耳中,引得主席連連搖頭。
鐘偉,1930 年參加紅軍,曾在紅三軍團擔任營長,還在 15 軍團 78 軍任政治部主任職務。抗日戰爭時期,擔任過第十旅的副旅長,此時他的職務確實不算高。然而,到了解放戰爭,他的職位如同坐上火箭般躥升。最初擔任東野二縱五師師長,后又成為 12 縱司令員。
正因為解放戰爭中的較高職務,讓鐘偉覺得自己的軍銜不應只是少將,起碼也得是中將。看看同為縱隊司令員的黃永勝,在 1955 年被評為開國上將;梁興初在四野中擔任軍長,被授予中將,而鐘偉在 47 軍中當過軍長,卻只評了個少將軍銜,這讓他內心極度不平衡。
于是,鐘偉跑到軍委大院喊冤,聲稱要把勛章掛在狗尾巴草上,絕不佩戴在身上。林彪得知此事后,十分生氣,將鐘偉叫過來臭罵一頓。中央軍委也將此事報告給毛主席,毛主席聽聞后,感慨這些在戰場上流血不流淚的真男兒,在和平年代卻為了肩章上的一點差別爭得你死我活。
不過,毛主席也不想讓將領們寒心,畢竟他們在戰爭年代貢獻巨大。所以在授銜后,鐘偉的待遇一直按照中將甚至上將的規格來。毛主席還親自點名讓鐘偉擔任北京軍區參謀長,可謂低銜高配。
盡管鐘偉在評銜時的舉動給部隊帶來不好影響,不少人對他評價不佳,但就其個人而言,他是一個有原則的人。彭德懷對鐘偉有知遇之恩,在彭德懷元帥遭受林彪錯誤批判時,鐘偉第一個站出來反對。他在面對兩位領導時,只相信真相,仗義執言,讓彭總渡過難關。十五年后,彭總彌留之際還惦念著鐘偉。而在軍委擴大會議后,鐘偉被撤掉北京軍區參謀長職務,調任山東省、安徽省農業廳副廳長及農墾廳副廳長等職務,但他無怨無悔,依舊我行我素。
鐘偉不僅有黨性、有原則,在對待家人方面也從不搞特殊化。他當上將軍后,兒子想靠他的關系在北京找工作,他直接告訴兒子,你只是一個種莊稼的料,其他別想。這種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純粹品格,確實是現在很多人所欠缺的。
其實,在歷史上也有類似的情況。比如三國時期,關羽被封為五虎上將之一,但他卻對與黃忠同列感到不滿。關羽自恃武藝高強、戰功赫赫,覺得黃忠年老,不應與自己平起平坐。然而,在劉備的勸說下,關羽最終還是接受了這個安排。這與鐘偉等將領在授銜時的情況有相似之處,他們都是因為覺得自己的功勞與所授軍銜不匹配而產生不滿。但不同的是,關羽在主公的勸說下很快調整了心態,而鐘偉等將領則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思想斗爭。
鐘偉身上的品格雖在評銜時有過沖動之舉,但當時有意見的將領不止他一個,王近山、許世友、王必成等人也對自己的評銜級別不滿意。這雖屬人之常情,但也反映出他們在那個特定歷史時期的覺悟有所欠缺。然而,他們在戰爭年代的英勇表現和身上的優秀品格,確實值得當代人學習和敬仰。他們為了國家和人民,拋頭顱、灑熱血,在槍林彈雨中鑄就了不朽的功勛。他們的故事將永遠激勵著后人,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