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法定最低工資標準,通常以區(qū)縣級行政區(qū)為單位,所以很多省份的法定最低工資標準,可分為三到四檔。
還有些省份,全省采用同一套法定最低工資標準。
從各省的角度看,到2025年4月1日的法定最低工資標準的分布,有何值得解讀的特征?
我們繪制一張以省為單位的法定最低工資標準分布天梯圖,展示法定最低工資標準的分布特征。
為何是2025年4月1日呢?截至目前已經公布的各地法定最低工資標準,有些省份是自2025年4月1日執(zhí)行,這是一種嚴謹的敘述態(tài)度。
到2025年,中國經濟最發(fā)達的江蘇省和浙江省,兩地一二三檔的法定最低工資,是一模一樣的。
山東省的第二檔工資,與江浙兩省的第三檔,均為2010元。
這一標準,雖遠低于廣東第一檔(深圳2520元)和第二檔(廣州2500元),也稍低于廣東第三檔(東莞、佛山等,2080元),但比廣東第四檔(1850元)和第五檔(1750元)要高出不少。
2010元在江浙雖是最低檔次,但卻是海南的第一檔工資標準,也只是比甘肅的第一檔少10元。
當然,甘肅和海南,無論是人口、經濟和政治,在全國的影響力都不算大,超過這兩地,不值得大書特書。
值得一提的是,江浙2010元的最低檔次,要高于江西的第一檔(2000元)和廣西的第一檔(1990元)。
考慮到江西和廣西的人口規(guī)模,這種來自制度層面的收入水平設定,對兩地的社會經濟發(fā)展,將產生非常明顯的影響力。
不僅如此,江浙最低檔2010元的法定最低工資標準,還是傳統(tǒng)人力輸出大省河南、湖北、湖南、安徽、貴州等地除省會和較發(fā)達中心城市城區(qū)以外區(qū)域的天花板。
比這更糟糕的是,同為人力資源輸出大省的四川和重慶,全區(qū)范圍內的最低工資標準,包括當地那些名不見經傳的小縣城,法定最低工資,已經不輸于武漢、長沙、鄭州、西安和哈爾濱等大城市。
你的上限,連別人的下限都比不平。在全國人口持續(xù)減少、大多區(qū)域人口外流的大趨勢之下,這注定是一場不公平的競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