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強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回顧了2024年工作,并對2025年經濟社會發展提出總體要求和政策取向。其中“釋放文化、旅游、體育等消費潛力”“豐富農民文化生活”“加快發展新型文化業態”“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等內容引起廣大文旅工作者的熱烈討論。大家表示,將按照政府工作報告的部署,迎難而上,銳意進取,為推動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不懈奮斗。
促消費激活文旅“一池春水”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將“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作為工作任務的第一個要點,并明確指出要“釋放文化、旅游、體育等消費潛力”。
黑龍江省文化和旅游廳廳長何晶說:“黑龍江文旅系統將按照政府工作報告精神,著眼文化和旅游發展全局,主動擔當,推動全省文旅工作再上新臺階,為文旅強省建設做出成績。”黑龍江將謀劃好文化和旅游發展的目標任務,細化發展舉措,優化文旅供給,持續推動“文旅+百業”“百業+文旅”,加快培育文體旅、文商旅、農文旅等綜合體,通過融合發展、雙向加持,衍生文旅新產品、新服務、新業態,創造文旅消費新體驗、新場景、新空間,提升文旅產品和服務的市場競爭力,全面推動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體現了國家對于文旅產業發展一如既往的重視。文化和旅游消費考驗著文化旅游產品的質量,對地方的創新意識、融合理念提出了較高要求。”山東省煙臺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祝潛說,煙臺將著力推進文旅融合、要素融合、部門融合、產業融合、區域融合,突出新業態、新場景、新設施,開展特產、非遺、演出、美食、宣傳“五進景區”活動,以文旅產業鏈長制為牽引,激活產業發展“一池春水”。
安徽省全椒縣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婁道華表示,聆聽了政府工作報告,大家倍感振奮。全椒縣一直致力于拓寬旅游消費場景,成功孵化出一系列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的優質產品。未來,全縣將緊跟體驗消費和數字化升級的時代步伐,深入挖掘并整合太平、儒林等地域特色文化資源,加速推進重點項目的建設進程;著力培育“旅游+演藝”“旅游+體育”“旅游+康養”等多元化新業態,積極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大局。
文旅賦能 奏響鄉村振興強音
深入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重點內容之一。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也發出了重農強農信號,提出“豐富農村文化服務和產品供給”“推進鄉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等系列措施。文旅賦能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
“近年來,武安積極整合鄉村文旅資源,鄉村旅游迎來了蓬勃發展。”河北省武安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黨組書記高記斌介紹,武安積極構建特色產業格局,打造了樓上戲曲小鎮、田鑫親子小鎮等新業態產品,建成一批精品民宿,不僅豐富了鄉村旅游業態,還帶動村民在家門口就業。2025年,全市將以承辦第九屆河北省旅發大會和第八屆邯鄲市旅發大會為契機,持續優化產業結構,豐富鄉村旅游產品,為鄉村振興貢獻文旅力量。
“我們正探索農文旅融合,推動鄉村旅游與農業產業協同發展,報告為我們提供了新思路。”遼寧省沈陽市沈北新區文化旅游和廣播電視局局長楊樹銘表示,將依托本地生態資源稟賦,通過短視頻和直播推介沈北的溫泉旅游、錫伯族文化、清水大米等特色資源,推動美景好物“出圈”;同時深化“企業+合作社+農戶”合作模式,讓農民共享文旅發展紅利。
湖北省大冶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羅宏松介紹,今年將加快大冶湖文化公園展陳工作,建好基層綜合文化站,開展“荊楚紅色文藝輕騎兵”等文化惠民活動,持續打造“銅都歡樂大舞臺”等文化惠民活動品牌。同時堅持“文旅+農業”融合,開展龍鳳山年貨節、金牛藍莓采摘節、還地橋梨鄉會等系列活動,助力鄉村振興。
完善機制 推動文化供需有效匹配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在公共文化方面,特別強調了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動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
上海市群眾文化協會會長、上海市群眾藝術館館長吳鵬宏表示,“優化文化資源直達基層”重點解決了公共文化產品從“有沒有”到“好不好”的問題,也是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和有力舉措。上海將加強完善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和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的機制,促進供需有效匹配,以高質量文化供給增強人們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同時進一步整合各類資源,拉動區域經濟消費,凸顯“美育即生活”的理念。
江蘇省江陰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局長謝挺認為,推動優質文化資源向基層延伸,其核心在于破解基層文化資源供給不均衡、不精準、不持續的問題。作為基層文化部門,將著力編織均等便利的公共文化“服務網”,創建優質文化產品“源頭庫”,打造精準有效的資源配送“供需鏈”,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機制,把優質文化內容和服務與設施下沉至社區、鄉村,確保文化資源沉得下、留得住、用得好。
廣西南寧市少年兒童圖書館黨支部書記、館長楊粒彬表示,今年將加強與鄉村、學校、社區、景區等建立長期穩定的資源共享機制,開展文化下鄉、科普研學及閱讀推廣活動,實現精準對接。同時繼續推動少兒閱讀服務向縱深發展,創新閱讀推廣方式,與企業、景區共建“鄉閱未來”文化傳承示范基地,積極參與社區嵌入式服務項目,推動優質公共文化服務下沉基層。
“福建依托‘周末戲相逢’優質文化文藝資源直達基層公益性演出等創新公益演出模式,激發文旅發展活力。”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張源生說,福建將推動更多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全面落實文藝為民惠民的同時,展現“閩派”文藝的深厚底蘊、氣韻風采與時代活力。
來源:中國文化報 (統稿:郭凱倩 參與采寫:張建友、蘇銳、孔令暉、李秋云、范海剛、葛鑫、瞿祥濤、黃藝芹、王煒、郭凱倩、黃國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