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4日,備受矚目的全國兩會正式開幕,各地代表齊聚一堂,帶著精心準備的議案,旨在為民眾發聲,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困難,爭取更多實惠。
其中,全國人大代表張俊杰提出的關于“醫學影像云膠片”和“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的議案引發了廣泛關注和好評,甚至有網友稱贊其“配享太廟”。
許多人都曾有過類似的經歷:在本地醫院拍了片子或做了檢查后,換一家醫院就診時,往往需要重新進行相同的檢查。這不僅浪費時間,還增加了不小的經濟負擔。
作為江蘇省南京市第一醫院的副院長,張俊杰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到,許多患者就診時拎著厚厚的醫學膠片,但這些膠片能為醫生提供的信息卻十分有限。
2024年兩會期間,張俊杰提交了一份關于“云膠片”平臺搭建和應用的提案。這一提案從百姓的實際需求出發,直擊醫療體系中的痛點,迅速引起了高度重視。同年5月,江蘇省率先成為該提案的試點省份,建成了全省衛生健康云影像平臺。據統計,這一平臺為百姓節省了約20億元的重復檢查費用,切實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同時大幅提升了診療效率。
2024年11月,國家衛健委聯合七部門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推進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的指導意見》,明確了階段性目標:到2025年底,醫聯體內實現全部醫療結果互認,地市域內互認項目超過200項;到2027年底,省內互認項目超過300項,京津冀、長三角等區域互認項目超過200項;到2030年,全國基本實現跨地區、跨機構互認。
這一提案的落地實施,究竟能帶來哪些好處?
對于異地就診的患者來說,這無疑是一個重大利好。患者不再需要攜帶大量影像資料四處奔波,節省了寶貴的時間。醫生只需在電腦前輕點鼠標,即可調閱患者的檢查結果。此外,統一標準的醫療結果共享也能提高診斷的準確性。
同時,大醫院人滿為患的現象也將得到緩解。許多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歷:在大醫院就診、拍片或入院時,排隊時間長、效率低。而一些縣醫院的檢查結果因標準不統一或清晰度不足,往往不被大醫院認可,導致患者不得不重新檢查。統一的檢驗結果將倒逼部分醫院提升醫療質量,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張俊杰的提案真正體現了為患者著想的初衷。他此前的提案無一不是從患者的角度出發,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希望這些提案能夠順利通過并實施,為百姓帶來更多實惠。
對此,大家有什么看法?歡迎一起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