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家生活條件好了,更加追求精神文明需求,假期旅游成了大多數人都想的事情。
然而,放假規則的原因,再加上人多景少,尤其是著名景點,每逢假期,很多景點都是人滿為患。
旅游的人數只會越來越多,唯一的情況就是多發現平替,多發掘那些性價比高的景點。
這次來山西尋古之旅,就發現了個不錯的景點,拍照非常出片,消費低,而且人很少。
這就是大同南邊的渾源縣古城、文廟、永安禪寺和圓覺寺及磚塔一帶。
這個景點離著名的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和懸空寺很近,很多人來恒山和懸空寺,也會住在渾源縣城,離這里很近,而且非常方便。
這三個景點比較集中,都挨著的,不用多跑路。
取景上,天氣良好的情況下,磚塔古城非常美,磚塔后面的恒山做背景,更是一絕。
古建筑連成一片,拍照打卡比較方便。
這個古城不像那些商業化嚴重的古城,到處都是商家廣告牌,有些文創之類的,除了招牌并不容易看出來,和整個古城融為一體。
永安禪寺始建于金代,擁有悠久的歷史,元朝初年,永安軍節度使高定捐資重建一度損毀的永安寺。
元朝延祐二年(1315),高定之孫高璞捐建了永安寺主殿—傳法正宗殿。
明洪武十六年(1383),永安寺修葺一新,成為州屬僧眾管理機構的駐所。
順治五年時(1648),渾源城被兵火摧毀,城內殿舍大部被毀,康熙初年,當地人士捐金修繕永安寺,而后又經歷多次修繕。
1980年起,永安寺由渾源縣文物管理所負責保護管理,并進行修繕。
古建筑群中,圓覺寺的建筑特色用八個字來概括“古今互容,相得益彰”,整座寺院三進三殿五樓二塔加一偏殿的佛寺格局。
山西渾源州署同樣始建于金代,現存建筑由明朝洪武七年營造,距今天也有 645 年了。
它歷經各朝代修建擴建,到清朝乾隆時形成規模宏大的官署衙門。
渾源州署具有明清風格,遵循傳統的禮制,布局對稱合理,由五進院落沿南北中軸線依次排布,有州衙大門、儀門、大堂、二堂、三堂等。
渾源縣文廟同樣是一處始建于遼金的建筑群,在元朝初年進一步擴建,到了明朝成化八年(1472年),又進行了大規模重建,一直到明朝萬歷三十九年(1671年),才全部建成。
文廟建筑群坐北朝南,占地面積3720平方米。中軸線上建有戟門、大成殿、祟圣祠。各景點的文創,還有精美的圖章,喜歡蓋章的朋友可以來集章(圖是我蓋的,技術一般)。
走在一大片連成片的古建筑群中,身心體會著歷史的韻味,很讓人驚奇,個人感覺比那些成熟的古城更有價值,名字我就不點了。
尋找歷史痕跡,接下來我將繼續山西文化歷史之旅,感興趣的朋友隨手關注,我們一起暢游山西,暢游悠久的歷史海洋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