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3月5日,印度外交部長蘇杰生談及中印關系時表示,“我們希望建立一種穩定的關系,我們的利益得到尊重,我們的敏感性得到認可,并且對我們雙方都有利。這確實是我們關系中的主要挑戰。”
那么難道印度這是在主動向中國釋放交好信號?
蘇杰生這段話,有兩個關鍵點:
第一點,是印度想跟中國建立穩定的關系。
特朗普“見誰咬誰”、“誰咬我我咬誰”的無差別貿易戰,終于還是波及到了印度。
在4月2日起美國即將征收的報復性關稅的名單中,印度的名字赫然在列,面對即將面臨的經濟壓迫,印度選擇了向中國發出了合作邀請。
一來是因為中國人口眾多、市場龐大,可以消化掉印度原本打算銷往美國的大部分貨物,幫助印度挽回損失。
二來則是在制造業的發展上。
一直以來,雖然美西方都有意扶持印度的制造業,但是他們都不具備這個能力。
隨著美西方經濟虛擬化的發展,美西方的制造業更多呈現的是一個衰退的狀態,難以扶持印度的制造業。反觀中國的制造業,無論是質量上還是效率上,都已經發生了質的飛躍,“世界工廠”的名頭可不是鬧著玩的。
所以,如今真正有能力去扶持印度制造業的國家只有中國。
三來,中印作為兩個發展中國家,搞對抗對雙方都沒有好處。
不僅是中國,印度也希望擁有一個穩定的發展環境,這也是兩國于去年一致達成“擱置分歧、發展為先”的共識的原因。
所以,這也是印度希望跟中國建立穩定關系的主要原因。
第二點,蘇杰生說:“印度的利益能‘受到尊重’,敏感性問題也‘得到承認’。”
這段話,其實就是在點中印的邊境問題,像是提條件。
眾所周知,中印矛盾主要就是因為印度總是不自量力的把中國當作是假想敵,以及中印邊境問題。
所謂中印邊境問題,就不多強調了,也就是印度妄圖侵占中國固有領土,甚至主動挑事,導致中印邊境局勢一直處于不穩定的狀態。
而蘇杰生強調所謂的希望印度的利益能“受到尊重”,敏感性問題也“得到承認”,顯然就有一種想要中國在邊境問題上讓步的意思。
但很顯然,這不現實。
面對蘇杰生,我們完全可以原話奉還:中國的利益也要得到尊重。這種話從來都不是誰先說誰有理。
當然,就現實情況來看,中印都有改善彼此關系的需求,中國對于改善中印關系一直以來也是一個積極的態度。
對中國來說,中印關系一旦改善,邊境穩定下來,那么中國就將得到一個更加穩定的發展環境。這能讓中國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迎接前方可能遇見的未知的挑戰。
只是印度一直以來表現出來的“擴張主義”也不容忽視,即使未來中印關系好轉,我們仍然要保持警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