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重異常容易導致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脂肪肝,甚至一部分的癌癥也和體重異常有一定的關聯。”
“有些人腰圍太大,體重超重,甚至患上了慢性病……這就需要專業(yè)醫(yī)生和專業(yè)醫(yī)療機構的幫助。”
3月9日下午,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民生主題記者會上,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雷海潮表示,將持續(xù)推進體重管理年行動。實施“體重管理年”3年行動,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加強慢性病防治。
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面向公眾發(fā)布的《體重管理指導原則(2024年版)》指出,有研究預測,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國成人超重肥胖率將達到70.5%,兒童超重肥胖率將達到31.8%。
微博熱搜截圖
隨后,有關減肥的話題陸續(xù)沖上微博熱搜。網友們在分享自己減肥經歷的同時,也希望尋求一個更科學的減肥方式。
3月10日上午,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閉幕會。
被問及“體重管理年”三年計劃,張文宏委員笑指記者,“像你這樣的大肚子,是我們的主要目標”。
張文宏還表示,“體重管理不僅僅是減肥那么簡單”“很多都是跟慢病管理有關。”
報道截圖
綜合央視網消息,目前,大家公認減肥的辦法是“管住嘴”。那么,“輕斷食”“戒晚餐”“斷碳水”等減肥方式真的管用嗎?
從醫(yī)學上說,營養(yǎng)治療是肥胖癥綜合治療的基礎療法,主要包括限能量飲食、高蛋白飲食、輕斷食、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等方式。其中,就有輕斷食的“選項”。專家表示,輕斷食不代表不吃飯,過度的節(jié)食是不科學的。
中日友好醫(y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yī)師謝玲玎表示,減重人群在減重結束大概一年后,約30%—50%會發(fā)生反彈。四年之內,絕大部分人都可能會回到減重前水平。由于體重和體脂的減少,會被機體認為是對生命的威脅。
另據北京友誼醫(yī)院減重與代謝外科主任張鵬介紹,減肥需要用科學適度的節(jié)食方法,保證每天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微量元素、維生素以及水分攝入的前提下,根據體重控制熱卡攝入即可。
報道截圖
專家表示,人體是一個能量的平衡體,單純地增加運動量,如果不控制每天熱量攝入總量,同樣不能達到減重的目的。此外,過量的運動還容易導致身體肌纖維損傷、肌間脂肪增多,造成四肢的粗壯。
運動減肥要結合自身特點,一般肥胖人群應綜合進行有氧運動、無氧運動以及柔韌性和平衡訓練,運動前后都要及時進行充分的熱身和整理。
來源:極目新聞綜合央視新聞、央視網、中青報、解放日報、新華社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