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
315
消費者權益日
CONSUMER RIGHT DAY
遇到消費糾紛別慌!
——法官來支招!
避坑指南:
誠信讓我們的生活更安心
健身、美容美發、餐飲、培訓
發生消費糾紛
如何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
依法維權
法官為您來支招
01.
明確權益,
消費者的九項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章規定了消費者的9項權利
安全保障權
知情權
選擇權
公平交易權
獲得賠償權
成立維權組織權
獲得知識權
受尊重權及信息得到保護權
監督權
02.
找對方向,
五大維權途徑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39條明確規定,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5種途徑解決:
與經營者協商;
請求消協或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
向行政部門投訴;
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向法院提起訴訟。
03.
把握時效,
及時表達合理訴求
消費遇糾紛,試著這樣做。
協商為先:先與經營者或是平臺方協商。
注意時效:和商家協商,發現有推諉或無回應等潛在風險,一定及時采取措施,防止因為糾結猶豫影響維權時效。
合理選擇:協商不成的,可以請求消費者協會主持調解,向工商行政等管理部門投訴,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主動出擊:如果進入訴訟程序,消費者最好能積極提供商家財產線索,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避免出現勝訴執行難。
理性維權:切忌“得理不饒人”,過度維權。
04.
預防在先,
把功課做在前頭
消費糾紛屬于民事糾紛,民事訴訟舉證原則是“誰主張、誰舉證”,因此,把功課做在前頭,至關重要。
1
理性選擇
盡量選擇正規的商家或網絡平臺消費,遇到“超低價”等不合常理的低價商品要“冷靜”。
預付費要避免大額充值。
2
充分知情
全面閱讀和了解具體內容,要求商家進行解釋和說明后,再決定是否購買。
3
保留憑證
注意保留付款憑證和交易憑證等證據。
就拿目前消費糾紛多發的預付卡領域來說,消費轉賬須確認轉給了誰,留意合同上簽字的企業名和營業執照注冊名是否一致,每一次消費后要實時保留痕跡。
來源:南通市中級人民法院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